2019秋冬米蘭時裝周開跑,
,重頭戲Gucci大秀登場,
,強烈的聲光效果搭配相比以往更強悍的設計風格,
,讓在現場看秀的「時尚老蕭」蕭敬騰連用了三次「很震撼」來形容。Gucci本季依舊在品牌米蘭總部舉行時裝秀,
,秀的邀請卡即揭露了這次「多重面具,
,可見與不可見之界」的主題,
,多位帶著面具、遮陽帽的模特兒透過不同造型的差異,
,展示出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想要探討的論點—美籍猶太裔政治理論家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曾說過的,
,當我們選擇要透過什麼面具呈現在世界舞臺上時,我們正是個人,我們定義了我們的主觀性以及道德和政治定位。無論是全臉覆蓋或是只遮半張臉的面具、遮陽帽,都以各種輪廓描繪出配戴者在別人眼中的第一眼印象。面具是種保護色,但也是一種展現「想成為怎樣的自我」的方式。 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本季服裝的用色有「返璞歸真」的風格,灰、米白、咖啡、軍綠色等沉靜安穩的色調,陪襯出大量使用的金屬細節與五顏六色的面具所彰顯的張狂與外放特質,呼應漢娜阿倫特對面具的解釋—面具讓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表現自己,扮演我們認為最好的角色,在平等眾人當中鮮明而獨特的存在。很Gucci風格的古著樣式剪裁依舊大行其道,像是寬鬆的oversize西裝、高腰寬褲、宮廷風大領片襯衫、細膩奢華的蕾絲斗篷、格紋針織衫等,也混搭上尖銳的鉚釘裝飾,呈現出更強悍的個性與霸氣。束口褲、腰飾裙擺、羊腿袖也都保留品牌精緻典雅的特質。穿了一身喇叭褲西裝配高跟靴的蕭敬騰,是第一次在現場看Gucci秀,直誇聲光效果讓人好享受,更給了他很多表演上的靈感。他特別喜歡金屬細節以及多種不同褲型的巧思。問他覺得自己能不能駕馭秀上的設計?只見老蕭挑了個眉自信回答「當然可以!」他也透露這趟米蘭行已經狂買了不少東西,「大概買到有二十袋了吧!」大陸女星倪妮同樣也非常喜歡秀上的鉚釘元素,有機會的話也想嘗試耳飾和面具。Gucci 2019秋冬秀邀請卡。記者吳曉涵/攝影 分享 facebook 面具是種保護色,但也是一種展現「想成為怎樣的自我」的方式。 分享 facebook 很Gucci風格的古著樣式剪裁依舊大行其道,像是寬鬆的oversize西裝、高腰寬褲、宮廷風大領片襯衫、細膩奢華的蕾絲斗篷、格紋針織衫等,也混搭上尖銳的鉚釘裝飾,呈現出更強悍的個性與霸氣。束口褲、腰飾裙擺、羊腿袖也都保留品牌精緻典雅的特質 分享 facebook 大陸女星倪妮。記者吳曉涵/攝影 分享 facebook 蕭敬騰到米蘭觀賞Gucci 2019秋冬秀。記者吳曉涵/攝影 分享 facebook 色調沉穩,有「返璞歸真」的風格。圖/Gucci提供 分享 facebook 2019秋冬米蘭時裝周開跑,重頭戲Gucci大秀登場。圖/Gucci提供 分享 facebook 面具是Gucci秋冬秀上的重點單品。記者吳曉涵/攝影 分享 facebook 2019秋冬米蘭時裝周開跑,重頭戲Gucci大秀登場。圖/Gucci提供 分享 facebook 面具是Gucci秋冬秀上的重點單品。圖/Gucci提供 分享 facebook 蕭敬騰到米蘭觀賞Gucci 2019秋冬秀。記者吳曉涵/攝影 分享 facebook,
「人因有夢想而偉大!」投入台北市長選戰的台大醫師柯文哲,
,今天晚間到中山醫學大學以「白色的力量」為題演講,
,他告訴大學生,
,「如果你沒有夢想,
,跟阿米巴有什麼不一樣?只是比較大隻。」
柯文哲說,
,他現在開始到處演講,
,「很多人說我是要選總統,
,不是要選台北市長?」他是要承襲蔣渭水的精神,
,發起一場以文化為主體的社會運動。
柯文哲言談風趣,現場擠滿聆聽學生,笑聲不斷,校方說,演講從晚間7點開始,4點學生就開始排隊,演講廳大爆滿,初估有400、500名學生到場,他分享求學心得,讀書經歷,自嘲是「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不被子女孝順的第一代」,大家捧腹大笑。
柯文哲再次強調,他不是白色力量,是「白目力量」,講真話只是要凸顯社會現象「整組壞掉」,集體失靈、集體懦弱、集體造假,當醫生每個人都說實話,當政治人物每個人都說謊話;「公民力量是藍綠之間的白色力量。」
柯文哲也和大學生分享他在facebook的觀察,他發表的文章越短,獲得的讚越多,這表示,「現在的年輕人缺乏熱情,不太讀書,不太思考,這個國家還有救嗎?大家習慣看短文章,文章越短,讚越多,越短越爽,一個不讀書的民族,對他應該有什麼期望?」,
陳珮騏15歲沙龍照(圖右),
,當時已出落得相當標緻。圖/摘自陳珮騏臉書 分享 facebook 陳珮騏日前在臉書曝光15歲時拍下的照片,
,讓網友驚為天人,
,紛讚她少女時期激似南韓女團TWICE的台灣成員周子瑜,
,她笑說:「大家的誇獎太過了,
,我沒那麼漂亮啦!」她坦言曾覺得自己長相不夠時尚,
,去年還動了整型的念頭,
,還上網查資料,
,但後來認為內在美比外在美重要,
,而且自己超怕痛,才打消念頭。陳珮騏深耕本土劇多年,演技早獲觀眾肯定,不過臉蛋精緻的她,卻一直不滿意自己的長相,「我不覺得自己是漂亮女生,演藝圈美女太多了,我絕對排不上女神」,她認為自己的臉太古典、不夠時尚,「15歲那年從南部上台北發展,就覺得台北美女好多」,網友誇她15歲時美貌簡直媲美周子瑜,她也謙稱「沒那麼漂亮啦,只是比較成熟。」她說去年想要整型,但照鏡子照了半天,卻不知道該從何動起,「而且我怕整了我媽會認不出我,哈哈」,後來她轉念,認為只要自己過得快樂,外表並不是這麼重要,「懂得欣賞自己的優點,這才是最重要的。」今日星話題→「婚禮倒數!陳曉緊擁陳妍希…」,想看更多請戳這!,
本報社論上周末以「從自經區到自經島 不要再瞻前顧後」為題,
,敦促政府不要再瞻前顧後,
,以致延宕了自由經濟示範區的開創性施為。就在同一天,
,日本「國家戰略特區」的最新內涵剛好見諸媒體;相形對照之下,
,更加深了國人的憂慮感。因此,
,有必要就此議題再次呼籲,
,期能在示範區特別法年底送立法院之前,
,提出令各界「有感」的更大突破,
,掌握台灣經濟破繭而出的最後機會。
回想1965年前後,台灣設立高雄加工出口區時的情境:做為台灣經濟建設關鍵支撐力量之一的「美援」,在當年結束,台灣往後的發展必須靠自己;高度的危機意識下,讓觸角敏銳的李國鼎等先進推動設立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突破繁文縟節、重重管制、租稅沉重、基建落後的障礙,一躍而成為亞洲最奪目的亮點,包括日本松下、日立、荷蘭飛利浦等大廠源源進駐。一塊只有70公頃的土地,不到兩年就有近百家廠商進入、高峰期僱用了7萬名員工,讓台灣經濟衝破重圍,成為韓國等學習的標竿,以及國際間探討全球經濟發展的典範。
如今,台灣經濟面臨的險峻狀況,可謂不亞於當年:對岸中國經濟強力崛起,東南亞各國競相開放,東歐、拉丁美洲和南亞崛起,鄰國競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威脅台灣出口。此時,如果只是邊際性或局部性的鬆綁、調整,都難以吸引投資者的眼光。
政府體認到體制變革的需要,所以有「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構想。然而,示範區要能夠吸引投資者眼光、讓人怦然心動,就必須有大開大闔氣魄。目前政府規劃的方案,並未令人「有感」,相形之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一出手,在龐大商機下,我們的示範區就失色三分;日本的「國家戰略特區」再公布,更讓我國的規劃高下立判—日本將在醫療、教育、僱用、都市再生、造鎮、農業、活用歷史建築物等六大領域進行規制改革。雖然僱用鬆綁仍有爭議,但醫藥使用自由化、擴大外籍醫師業務、認可公立學校委託民營、放寬高層建築法規來推動都更等,規劃力頗有亮點。
經建會研擬的「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已對特區提出基本規範。對自由經濟所需的人員、資金、物資、資訊等項目中,人員和物資的自由化已有所鬆綁;但對資金和資訊的鬆綁卻未見蹤影。此外,國際產業合作也缺乏著墨,以激勵各種「高端服務業」的經濟活動。例如,國際醫療雖提供醫療主管機關相當彈性訂定國外股權、董事比例及本國醫師服務時數,但卻未對醫療行為和用藥、藥物研發的規範做出鬆綁。
示範區的最大賣點應該是「解除管制」,來衍生出許多目前區外無法運作的產業;但條例草案卻將重點放在租稅優惠上,彷彿沒有了租稅優惠,就不會有投資者投資。由於未將重心置於管制的鬆綁,可能與相關業者的期待不符,進而也難以「示範」出重大商機。而如果將來示範區第一階段上路,看不到類似上海自貿區投資廠商絡繹於途,或當年高雄出口區的爭相投資景象,其未來的前景實在令人擔憂。
日前國科會朱主委曾撰文指出,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已經讓「健康雲」的「海量資料」(Big Data)商機難以實現;為何不在示範區特別條例中對「個資保護法」適度鬆綁,營造健康雲商機?TPP將大幅開放的服務產業,如金融、法律、會計、教育等,為何不在此鬆綁,來打造國際性的「高端服務業」?
還剩兩個月,「自由經濟示範區」要示範的,其實只是政府決心和魄力罷了。,
英國首相梅伊參加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峰會。 美聯社 分享 facebook 俄羅斯涉嫌在英國毒殺前俄國間諜,
,英國首相梅伊今天尋求團結歐洲聯盟領袖共同譴責莫斯科當局。不過部分國家一心想跟克里姆林宮維持關係,
,加以抗拒。法新社報導,
,梅伊將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峰會中,
,向各國領袖簡報前俄諜斯克里帕爾(Sergei Skripal)和女兒尤莉雅(Yulia Skripal)在英國索爾茲伯里(Salisbury)遭神經毒劑攻擊案的調查進度。雖然美國、法國和德國支持英國,
,接受俄國是唯一合理幕後凶手的評估,
,但與莫斯科關係密切的其他歐盟國家,
,尤其是希臘和義大利,
,卻不希望對俄國太強硬。梅伊(Theresa May)將提醒其他27位歐盟領袖,
,即使英國明年退出歐盟,來自東方的威脅將一直存在。梅伊可望告訴各國領袖:「俄國這項挑戰在接下來的很多年將會持續存在。身為歐洲民主國家,英國將和歐盟肩並肩,並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共同面對這些威脅。團結一致,我們將會成功。」歐洲理事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在峰會前夕表示,歐盟領袖將對英國展現「團結」,並呼籲集團成員採取實際行動「針對未來的攻擊加強準備」。,
樂金顯示器(LGD)今年底計劃陸續停產3.5代(P2)及四代(P3)的舊世代生產線,
,資源投入生產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面板,
,減少LCD中小尺寸面板供應,
,彩晶(6116)及華映等中小尺寸廠受惠較大。全球AMOLED擴產競爭激烈,
,南韓兩大面板廠先後加速調整投資布局,
,繼三星顯示器後,
,LGD也汰除改造老舊LCD工廠,
,已有部分產線改裝生產智慧型手機與汽車用小型AMOLED面板。南韓媒體報導,
,LGD位在南韓龜尾市的P2與P3廠年底將停產。至於LGD六代廠(P6)可能部分停產、部分改建方式繼續運作,
,LGD正在想辦法利用閒置空間來達成目的。LGD的P2廠與P5廠去年起就已開始減產,這些舊廠房多在1990年代末期、2000年初期啟用,由於設備老舊,加上只能生產小尺寸面板等,因此現在被LGD優先列入汰除改造。除了南韓外,包含日本與台灣面板業者從今年起,均有志一同對無法獲利的二代、三代廠進行檢討,這將有助於面板供需平衡。至於三星顯示器部分,該公司去年已關閉一座五代廠,預定明年第1季再關第二座五代廠,同時,一座七代線的生產線,也規劃在年底關閉,三星主要是把這些LCD舊廠的設備賣掉,移出空間後,用來裝設及生產AMOLED等高單價的面板,以提升獲利。AMOLED在蘋果確定明年將使用在新一代iPhone上,就已經確立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未來發展趨勢,由於許多面板廠紛紛轉做高階面板,使得低階的LCD中小面板供應吃緊,也使得彩晶及華映,下半年成長潛力相對看好。受到中低階手機面板價格在9月大漲的影響,推升彩晶昨天股價漲0.05元,收7.06元,成交量2.9萬張。華映漲0.07元,收1.33元,成交量5,000多張。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做外交的人都很熟悉一句話,
,「外交是內政的延長」,
,如果內政搞不好,
,外交也難辦;但對台灣來說,
,這句話不一定完全正確,
,因為我們是「外交是內政和兩岸關係的延長」,
,內政、兩岸搞不好,
,外交也很難辦。過去一年裡,很明顯的,兩岸關係沒弄好,在這種情況下,外交遭遇到很多困難、挑戰。蔡政府的外交,沒什麼特別的建樹,無論是雙邊關係還是多邊關係,都受到打壓跟封殺,假使兩岸關係維持某種程度的和諧,我想這些都不會發生;中國在外交上打壓我們是事實,不希望我們對外發展有衝擊一中原則,但在蔡英文之前至少有一段時間兩岸關係和諧,這種問題就不發生,或至少發生的很少。辦外交,從戰略到戰術,都要靠智慧,而且要搞清楚目標在哪裡,千萬不要受到意識形態的綁架,不是統獨問題,而是什麼對人民生活福利有益。甘迺迪有一句話說得很好,「I am an idealist without illusion.」(我是個沒有幻想的理想主義者),我們應該有理想,就是讓我們國家社會變得更好,不要認為搞個獨立或弄個統一就可以解決問題,這就是幻想了。全世界哪些國際組織沒有政治考量?國際關係不是個人關係、專業關係,沒有不牽涉到政治的,連大家認為是純體育的奧會也有政治問題,國際間沒有不沾政治的國際交往,中國推一帶一路,沒有政治考慮嗎?國際關係一是自己的利益、二是力量,三是脫離不了政治,在這種情況下,不把兩岸政治的考量處理好,就會很辛苦。我們固然要拉攏美、日,但沒有理由去得罪、遠離中國大陸,因為就任何一個角度看,無論是歷史、文化、地理或現實的經濟、安全角度,我們跟中國一定要處理好彼此的關係。所以我常說,外交要辦好,像個三腳鼎,三隻腳是內政外交和兩岸關係,任何一個沒弄好,鼎就倒下,藍綠一天到晚惡鬥,連認同都發生問題,怎麼處理外交?對於未來的外交情勢,簡單一句話就是兩岸關係要想辦法改善,假如兩岸關係有所調整,這些東西可以慢慢調整過來。蔡英文講了「三新」,國家的發展和變化都是新情勢,當然不用說其他國家跟中國關係的發展,政府現在推新南向是好的,但好像講不夠清楚,大家會以為是以南向取代西進,但南向國家,有哪個國家跟我們有邦交?反而是跟中國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中國跟其他國家關係的轉變也是新情勢,政府要拿出智慧和能力調整,緩和兩岸關係,恢復彼此的對話,這就是未來三年最該做的事情。此外,還有外交預算的問題。我們的外交預算,多年來還不到總預算的2%,現在大概1.5、1.6%;美國人常說「外交是國防的第一線」,還沒用上國防,外交已經在打仗了,但第一線不給子彈、經費,能做的就是在這範圍之內。台灣現在需要多做,不管對外做什麼,外交部都有參與,還有很多經費花在援外,很多人喜歡批評那是送錢,但國際關係就是這樣,你沒有錢,人家不會理你,很現實,其他國家會看你對他有沒有利益,沒有利益就轉向了。我一向主張外交經費應該接近總預算的2%,讓外交部手上能有更多資源,這絕不是浪費。(外交部前部長程建人口述,記者徐偉真整理)程建人。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聯邦、加州和城市民選官員、社區領袖、行業代表近400人歡聚一堂。(記者丁曙/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世界日報創立40周年社慶感恩茶會,
,16日在報社四樓大禮堂隆重舉行。聯邦、加州和多個城市的民選官員、社區領袖、行業代表出席,
,近400人歡聚一堂,
,慶祝世界日報與美國華人攜手走過40年光輝歷程。洛杉磯世界日報社長郭俊良代表全體員工表示,
,感恩社會、擔當責任。世界日報40歲生日也是華人社區的盛事,
,世報大樓從一層大廳到四樓禮堂布置一新,
,十部大屏幕電視輪播30多位民選官員、社團僑領、讀者代表的講話錄影,
,祝賀和讚揚世界日報打造溝通主流社會和華人社區的橋樑,輸送及時實用資訊,維護華人社區合法利益,成為新移民的生活、工作和逐夢的重要幫手。郭俊良衷心感謝社會各界始終如一的支持。他說,世界日報走過40年,從油墨到數位,記錄了美國社會和華人社區最精彩的歷史。多年來,世界日報秉持「三座橋」的理念,前兩座是「華人與故鄉之間」、「華人與華人之間」,透過提供新聞信息和舉辦各類活動,築夢北美、傳承文化。第三座是「華人和主流以及其他族裔」的溝通聯繫,初具規模,逐步深化。近年來,世報又推出中英雙語版面,打造WJ Tribune雙語論壇,刊登民意代表、專家學者的論文,以及本報評論文章。世報鼓勵廣大讀者,除傳統紙本外,還歡迎用電子板和手機閱讀新聞,擁抱數位新世界。聯邦眾議員羅伊斯(Ed Royce)表示,自從1976年成立以來,世界日報一直是華人移民的重要資源。世界日報已經幫助成千上萬的移民,透過接受法律、文化、價值觀念、學校教育以及就業機會,開始在加州的新生活。他讚賞世界日報對美國華人社區的貢獻,並鼓勵世報繼續為洛杉磯、舊金山和紐約的居民們提供持久服務。聯邦眾議員趙美心指出,40年來世界日報幫助建立了華人社區和其他族裔之間緊密的相互關係,成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華文媒體和新聞資源。世界日報透過數位化和多媒體,提供各種信息資源。世界日報重視政治、經濟和文化議題的報導,積極影響美國華人社區。她特別指出,中文媒體發揮著主流英文媒體無可替代的作用,2003年中文媒體披露,有不懂英文的華人新移民在阿罕布拉市一家車行買車,口頭說好買車,但英文合同卻是租車,吃虧上當。因此,當時她任加州眾議員提出AB308提案,要求商家賣車必須提供一份買主看得懂的雙語合約。加州參議員夏樂柏、眾議員周本立、張齡玲、金映玉、蒙特利公園市長陳贊新、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長夏季昌、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前部長邱文達等致詞。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領事劉春香出席。加州財務長江俊輝、聯邦眾議員劉雲平致贈賀狀及發表錄影賀詞。洛杉磯縣亞裔聚集城市、學區和水務局民選官員,包括現任和前任市長、副市長、市議員、教委、理事等到會致贈賀匾和賀狀等,包括梁僑漢、林達堅、陳亮文、陳金凱莉、廖欽和、卜君毅、蘇王秀蘭、秦振國、Nancy Tragarz、吳桐淮、伍國慶、張金生、陳正治、張志堅、伍立倫、趙百淳、姜石熙、陳李琬若、黃趙企晨、吳黎耀華、李欒復青,謝苗家貞、蕭麗卿等,以及經文處官員陳銘師、楊國添、許益源、翁桂堂、莊博智等。與世界日報結緣40年的三位百歲人瑞老讀者陳葭元、劉紹賢、熊緒鏞,以及40年老客戶中華航空、國泰銀行、華美銀行、長榮航空等,登台接受表揚。華裔民選官員協會會長孫國泰,以及多個商家致贈花籃祝賀。加州眾議員周本立(左起)、加州參議員夏樂柏、聯邦眾議員趙美心、Ed Royce,參加世報社慶。(記者陳曉春/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不少人以為暖暖包溫度不高,
,而易掉以輕心,
,長時間使用或直接接觸,
,造成「低溫燙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冷氣團持續發威,
,最低溫可下探十度,
,對於有三高病人而言,
,低溫是致命危機,
,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衛福部國健署提醒,「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也提醒三高患者,暖暖包別長時間放在同一部位,恐因三高使反應遲鈍而造成燙傷。面對低溫來襲,國健署提供禦寒保健要點,幫助民眾安度急凍衝擊,建議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 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建議先補充溫開水。天冷就想泡湯,但如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宜泡湯或泡澡,其他民眾泡湯溫度勿超過40度,最好是在飯後二小時後再泡湯為宜;運動最好避開酷寒與早晚的高風險時段,避免在寒冬大清早外出運動、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晚餐後不要立即運動,應至少隔一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飲食部分,不可以大吃大喝,建議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該勤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最重要的事,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遵照醫囑按時用藥。另外,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張櫻淳提醒,天冷使用暖暖包、熱水袋做局部保暖時,要避免長時間使用於同一個部位,尤其糖尿病或有周邊血管疾病的病人,對溫度的感覺較遲鈍,使用時更應特別小心以免燙傷。除天冷注意保暖外,冬季期間使用瓦斯熱水器及爐具機會增加,常因居家環境通風不良或忽視使用安全,而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之傷亡事故,平時應將窗戶打開保持空氣流通。,
印度「青壯勞工大軍」原本是經濟成長的龐大資產,
,但由於職訓計畫只重人數,
,輕忽品質,
,這種資產反而可能逆轉為最嚴重的負債。2026年時,
,印度預估15到59歲的工作年齡人口比率將達到64%,
,成為全球最大的勞動力之鄉。前朝政府2009年宣布2022年前將使技術人員達到5億人,
,現任總理莫迪2015年主政後再接再勵,
,為1.04億職場新人提供訓練,
,並提供2.98億農業及非農業在職勞工訓練。但已結業的300萬人中,約90%都未找到與職訓相符的工作,且印度每月有超過100萬新人進入職場,社會很難安置這批「勞工大軍」,到2022年時69%的工作又將面臨自動化的威脅,失業壓力更加沈重。這些職訓計畫由20個部會共同執行,但過去五年僅一個部會達成目標。政府檢討指出,計畫目標太高又只追求職訓數字,未提供年輕人就業機會或因應產業需求。職訓工作的困難包括管理不善,資金、基礎設施及訓練人員都缺,而企業不願設立新廠,也讓受完職訓的勞工難覓工作。職訓計畫也未能彌補勞工技術缺口;數據顯示,僅4.69%勞工擁有正式的職業技術。印度產業協會理事喬哈瑞表示,「當前挑戰是如何對認真的勞工提供高品質訓練,提升基礎設施,提高訓練員素質,加快技術認證流程,與產業界加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