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網台主持鄭永健涉嫌於去年區議會選舉中舞弊,
,利誘多人在特定選區出選,
,被控八項選舉舞弊罪,
,並與兩人同被控一項串謀選舉舞弊罪,
,案件昨續審。控方傳召時任沙田社區網絡社區主任、現已當選為區議員的黃學禮作供。控方讀出黃與鄭的臉書對話紀錄,
,顯示鄭曾對黃表示,
,若黃接受疑似中資財團資助,
,須與民主黨和公民黨保持距離,
,「必要時要狙擊他們」。明報報導,控方讀出的對話紀錄顯示,鄭永健曾對黃學禮舉例指「派你去利安打Chris」。黃供稱按他的理解,鄭是想派他到當時屬民主黨的沙田區議員麥潤培的選區利安出選,當時黃表明不會轉區,因為他當時已在松田選區做了半年地區工作,若轉區會「全部工作白費」。報導引述黃學禮供稱,他與沙田新幹線及沙田社區網絡的成員,於去年7月12日與鄭永健在旺角一酒家會面,商討資助出選事宜,鄭當時提到有財團願資助他們出選區議會,條件是要派人到沙田的大水坑、鞍泰或利安選區出選,而該財團可能是中資,但當晚並未提及資助形式。報導指出,黃學禮續稱,鄭永健其後致電他,稱財團會提供20萬元選舉經費資助,條件是組織派人出選上述三個選區,而且18區都有「指定選區」,只要派人參選便可獲資助,又指財團不介意參選者宣傳本土和城邦理論。二人的對話紀錄顯示,黃曾經問鄭要到什麼區「打」什麼人,鄭回覆指「例如深水馮檢基」。黃在庭上解釋,「打」的意思是在區選中挑戰那人。報導稱,黃學禮表示,去年7月12日後再沒有見過鄭永健,其後鄭曾問他決定如何,他當時表示要詢問其他組織成員意見,但最終沒有答覆鄭。報導指出,辯方盤問黃學禮時,問及沙田社區網絡在選擇選區時有何考慮,黃學禮表示會考慮是否有非建制政黨在有關選區工作,盡量不和其他非建制政黨相撞。他解釋,在單議席單票制下,避免和政治立場相近的候選人撞區會比較有利。,
用通訊軟體微信發紅包、搶紅包成為大陸今年春節全民狂歡活動,
,高人氣甚至引來有人假冒常高調行善的陳光標名義,
,說要發紅包。狂歡背後,
,則是大陸手機支付的商業戰。
騰訊微信從1月27日推出新年紅包活動,
,最熱門的是朋友間搶「群紅包」。
發紅包的朋友先要綁定一張銀行金融卡,
,然後選擇紅包數量和金額,
,並填寫祝福話,
,再透過「微信支付」付款,發送給好友或微信群。接收紅包的一方點擊連結,打開就能獲得隨機分配的紅包,搶完為止。
發紅包金額不拘,有人把人民幣1元分成20個紅包發出去,還自嘲「很土豪」。
微信紅包這項朋友間傳遞祝福的年味新活動有多熱門?根據騰訊公司公布的數據,從除夕到大年初一下午,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超過500萬人,總計搶紅包7500萬次以上,領到紅包超過2000萬個,平均每分鐘領紅包9412個。
搶紅包的高峰時段在除夕夜零點,前5分鐘內有58.5萬人次參與搶紅包。「群紅包」發放最常見金額是人民幣100元 (約新台幣500元),超過1/5的人搶到10元到50元。
雖然搶到的是幾塊錢,甚至幾毛錢,但就能讓人如此興奮。
上海一家金融資訊公司研究總監鄭海陽表示,一天內吸引500多萬用戶,在行銷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騰訊著眼的是銀行卡綁定後可以產生的業務。
因為,無論是發紅包還是搶紅包,參加活動都必須綁定自己的銀行卡,並開通微信支付,才能順利提現。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在網路撰文指出,從傳播效果來講,微信紅包可作為網路產品行銷的經典案例。它具有極強的遊戲性和娛樂性,最大化地調動用戶參與。
在業界人士看來,微信紅包讓中國大陸社交網路行動支付市場的博弈白熱化。
大陸第三方支付現在以阿里巴巴集團的「支付寶」佔了半壁江山,騰訊「財付通」僅佔20%。但是騰訊的微信有6億用戶,市場傳言「財付通」將在年後轉入微信,若成真,未來不容小覷。
也難怪,有大陸媒體評論,馬年,其實是「『二馬』在行動網路上奔騰的馬年」。因為大陸有無數的他和她,生活和工作方式已悄悄被「二馬」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改變了。,
對岸傳出陸生錄取成大,
,卻遭當地台辦以「成大搞台獨」為由拒絕核發簽證。網路亦流傳大陸地方台辦發文「提醒」錄取台灣學校的陸生,
,慎重考慮是否來台。教育部國際司司長畢祖安昨向大陸喊話,
,兩岸之間「不該以政治意涵影響正常的青年交流」。畢祖安表示,
,教育部將透過陸生聯招會與兩岸招生服務中心表達關切與立場,
,「了解、交流與溝通」。教育部不會去抗議或「貼標籤」,
,而是希望表達立場,
,促進兩岸「異中求同」。一名陸生今年錄取成功大學,
,近日申請赴台簽證時,
,卻遭當地台辦以「成大搞台獨,不准去讀」為由拒絕核發。不過,成大主任秘書李俊璋昨澄清,成大一級主管從未在代表校方的公開場合發表過「台獨」論述,若大陸以此為由阻止陸生到台灣,應是政治認知問題。李俊璋強調,成大歡迎每一名成績達到報考系所標準的錄取生,不論本國、非本國籍都一樣。他表示,若有非本國籍學生因故無法到台灣完成報到手續,校方會視個案處理,較常見的是申請保留學籍一年,一年到期後如仍無法報到,可再提申請,由校方審查是否核准。成大事件之外,網路也傳出大陸縣市區教育局收到一封通知,提醒錄取台灣大專的學生,慎重考慮是否來台。畢祖安指出,這應只是個別省市或學校的作法,並非大陸官方的全面性通令。畢祖安指出,從民國一百年推動兩岸學生交流以來,陸生來台人數成長近十倍,對陸生的「三限六不」政策也逐年放寬調整,並研擬將陸生納入健保。近年教育部做的陸生滿意度調查,不管師資或設備,都有八成以上滿意度,凸顯台灣努力創造對陸生的友善環境。畢祖安表示,大陸官方一直希望我們繼續放寬對陸生限制,民間卻傳出以此方式影響陸生與家長來台求學意願,這種做法「很不妥適」。,
英國將於倫敦當地時間1月31日晚間11時、也就是布魯塞爾的凌晨12時正式脫離歐盟,
,儘管對旅客、僑民及商務人士不會立即產生太大影響,
,但英國大使在布魯塞爾的身分將有天壤之別。倫敦金融時報(FT)報導,
,面對這個地緣政治的變動,
,英國駐歐盟大使將首當其衝。儘管正式脫歐後將進入11個月的過渡期,
,讓產業和市場調適,
,但英國政府通往歐盟政治中心的大門早已砰然關上。 歐盟理事會逾3,
,000名員工在30日收到一封內部信件,
,提醒大家「不應再和英國使者或代表共享資訊與文件。」歐盟已將英國官員從收信人欄位移除,且他們進出歐盟總部大樓的通行權將失效,反映出英國的角色已經退居為局外人。此外,英國在歐盟的外交身分,將從「英國駐歐盟永久代表」,更名為「英國駐歐盟大使」(United Kingdom Embassy to the European Union),與美國、日本及冰島等非歐盟國家一致。歐盟理事會每年會舉辦上千場外交層級的會議,英國迄今都在會中占有一席,但往後英國代表將成為「第三國家訪客」(即非歐盟成員國),進出歐盟總部的權限甚至不及記者,且無權參與任何歐盟的商業活動。由27個成員國組成的新歐盟,2月將召開首場高峰會,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德國總理梅克爾等領袖,將討論歐盟下個多年期預算,決定該如何分配資源以解決氣候變遷、研發先進科技,以及投入國際救援。英國決定不參與這些討論更為適當,另外也對資助歐盟的官僚體系(eurocracy)感到厭倦。英國首相強生曾誓言,英國脫離的是歐盟而非歐洲,問題是,兩者很難區分。英國將於倫敦當地時間1月31日晚上11時正式脫離歐盟,圖為歐盟理事會投票通過英國脫歐協議。美聯社 分享 facebook ▌大陸疫情整理包/陸武漢肺炎確診逾9000例 死亡213人▌全球疫情整理包/看台灣與全球最新確診病例 與各國應變▌防疫整理/ 口罩怎麼選怎麼戴?如何預防、通報及救醫?,
中國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今天公布,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一處有上萬頭豬的養豬場發生非洲豬瘟疫情。這是繼莆田市城廂區後,
,福建發現的第2起疫情。中國農業農村部在官網公布,
,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經福建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診,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一處養豬場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截至目前,
,這家養豬場存欄生豬1萬1950頭、發病27頭、死亡27頭。 疫情發生後,
,當地已按照要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
,採取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等處置措施,
,對全部病死和撲殺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禁止所有生豬及產品調出封鎖區,禁止生豬運入封鎖區。,
「為了氣候,
,傾盡所能」,
,瑞典16歲少女桑柏格帶動了全球青少世代的氣候運動,
,日前更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歐新社) 分享 facebook 聯合國氣候行動高峰會於紐約時間廿三日舉行,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要求各國領袖、跨國企業管理高層承諾不再興建新的燃煤電廠、取消任何形式的化石燃料補貼、讓排放者付出代價、並在二○五○年實現淨零排放。這是聯合國罕見的「高調呼籲」,
,因為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即便有六十多位國家主席出席,
,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克爾、英國首相強生等重量級人物,
,瑞典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氣候行動家、十六歲女孩桑柏格發表的演說,
,仍然吸引最多目光。不到兩分鐘的演講中,
,桑柏格克制情緒,用顫抖的聲音指控各國領袖:「你們偷走我的夢想與童年,用那些空泛的文字!」「超過卅年來,科學已經像水晶一樣清晰透徹,當政策和解決方案都不見蹤影,你們怎麼敢繼續撇開眼光,然後到這裡說你們已經做得夠多了?」「如果你們真的理解現狀,而持續不做出反應,那你們就是邪惡的,而這是我拒絕相信的。」在氣候行動高峰會舉行的同時,世界氣象組織再次警告:「世界變得越來越熱!」二○一四年至二○一九年的五年間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創歷史新高。海洋在迅速上升。全球平均溫度比十九世紀中葉高出一點一℃,按照目前速度,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溫度將升高三℃。好消息是在紐約氣候峰會前夕,雀巢、IKEA等八十七家跨國企業回應古特雷斯對私部門的呼籲,宣布將聯合為產業鏈設定氣候目標,以在二○五○年達到碳中和,阻止全球升溫超過一點五℃。會場外有數萬人遊行抗議,全球各大城市更有上百萬人發起遊行呼應桑柏格的訴求。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專制政府的崛起,川普已經廢止數十項有助於減碳的環保法規;在巴西,有積極焚燒雨林以取得更多土地的總統波索納洛;在俄羅斯,普亭正領導一個石油國家;中國和印度都在擴大對煤炭的依賴。在《巴黎協定》要求下,一九五個締約國將在二○二○年提出各自的氣候目標,稱為「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台灣雖不是締約國,但曾在二○一五年的巴黎氣候大會前,對國際社會自發提出我國的預期貢獻,承諾二○三○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現況發展趨勢(BAU)減量五十%。時隔五年,我國如要繼續跟隨國際腳步提出新的、更積極的NDC,勢必要修正目前設定的二○二五能源比率為廿%再生能源—卅%燃煤—五十%天然氣的高碳經濟路線,聯合國期望二○五○年全球化石燃料的使用應該接近於零,台灣電力結構路徑能不能朝這個方向邁進?例如在二○三○年從八十%火力發電減少到五十%,二○四○再減少到卅%?這是政府對未來世代負責的必要承諾,不論藍綠。台灣會不會成為桑柏格口中的「邪惡」?就看我們的減碳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