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壽和中國人壽今年增員目標高達5700人。
中國人壽表示,
,中壽現有外勤人力為9599人,
,今年預計增募3200人,
,目前業務主管為4000組,
,組織規模將擴及1萬人。
中壽表示,
,符合資格者得申請啟動專案、TOP1000大專案人員或新秀業務員,
,在培訓期間依規定會核發「月培訓津貼、補助訓練獎勵金、專業證照津貼、超額獎金等。
台壽也表示,
,現有5000多名業務人力,
,今年預計招募2500人;台壽將提供6個月的財務補計畫計,
,符合標準者,可獲得1.5到2萬元的財務補助。
至於新人1年後的留任率,台壽表示,平均高達70%。中壽表示,一般業代13個月留任率有50.64%、專案新人第13個月留任率為57.5%,而在第13個月,晉升主管比率也有25%。,
矽品董事長林文伯痛批政府半導體政策不明,
,到現在都還沒醒過來;經濟部工業局官員昨(12)日表示,
,政府現在的半導體政策就是發展智慧晶片,
,結合AI應用再到智慧系統,
,未來發展也會介接到5+2創新產業,
,例如智慧機械、智慧城市的相關運用。官員說,
,上述半導體的產業策略,
,是在去年7月行政院主辦「智慧系統與晶片產業發展策略(SRB)會議時就已拍板了,政策明顯清楚,也沒有和業界脫朐,絕對沒有「還沒醒過來」的情事。業者若拿大陸狠砸兆元資金補助半導體產業,來跟台灣的情況相比,官員表示,大陸半導體產業則還在開發階段,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已跳脫靠政府提供租稅獎勵扶持的時點了,不適合回過頭要求政策提供補助。官員表示,努力排除「五缺」障礙後,先後已有華邦電子落腳高雄路竹高達3,350億元的投資案,台積電南科5奈米廠也在上月底動土,這兩波投資落實,都可帶動半導體上下游投資。此外,日月光集團也持續在南台灣投資。官員指出,全球分工體制下,政策方向是落實具有技術發展性的業務,留在台灣;而業者若有全球布局需求,政府也支持廠商海外投資,例如去年放行矽品投資福建子公司。官員也說,台灣當然不是只有台積電ㄧ家公司,像未來日月光與矽品合併後,變成的日月光控股集團,成為國際上舉足輕重的企業,也會是封測業的翹楚。,
在大陸的外商最近似乎流年不利、頻頻踢到鐵板,
,一些外商因涉及反壟斷行為,
,遭到巨額罰款;而全球知名藥廠葛蘭素史克更因觸犯行賄罪,
,遭到重罰人民幣卅億。大陸主流媒體對外商遭罰,
,一片叫好,
,表明大陸不是「法外之地」;然究竟是外商無視大陸法律,
,還是他們「入境隨俗」,
,跟著大陸市場潛規則起舞,
,值得探究。
以葛蘭素史克(中國)行賄案為例,多年來,藥品成為大陸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以藥養醫」的制度,在大陸醫療體系形成一個龐大的利益鏈,即藥企、藥品流通商、醫院、醫生,在這個利益鏈中,賄賂基本已是一種潛規則,不給醫生回扣或好處的話,藥品很難推廣,醫藥企業也無法生存。
醫藥企業為了推廣藥品,讓醫生多用該公司的藥品,會在大陸各地都會設業務代表或政府代表,與醫院和大陸官方打交道。醫藥代表直接賄賂醫生和行政部門在大陸已是公開的秘密。為此,這一部分開銷都將被轉嫁到藥價中。
一個藥品賣價一百元,其實際成本可能僅十元,約有三成至八成的費用是在業務推廣、打點各關係的花費上。抗生素在大陸的使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抗生素的回扣,是以藥品價格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所以醫生就喜歡用,最後導致抗生素使用氾濫,損及大陸民眾健康。
有大陸專家認為,葛蘭素史克案是大陸反腐敗史上的標誌性事件,表明大陸高層懲治腐敗行為的承諾並非虛言,正在採取實際的行動拓展反腐敗的領域、加大反腐敗的力度。
事實上,葛蘭素史克(中國)行賄案,並不是單一的個案,而是大陸醫藥系統普遍存在的現象,更折射出當前中國大陸醫療體制的弊病,是制度面的問題。
大陸改革開放發展至今日,該從「人治」走向「法治」,以制度和法治力量,規範市場經濟和投資環境。大陸官方近期針對外商在大陸行賄或壟斷行為的一系列懲處,導致部分外商擔心大陸投資環境的惡化;對此,大陸當局更需拿出「依法治國」決心,營造出「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制度環境,證明自己不是選擇性執法,更不是打幾隻「外商老虎」立威而已。,
新北市亞東醫院顏姓保全見吳姓男子在院內禁菸場所吸菸,
,上前勸導「醫院不能抽菸」,
,竟遭吳痛毆倒地。圖/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新北市亞東醫院顏姓保全見吳姓男子在院內禁菸場所吸菸,
,上前勸導「醫院不能抽菸」,
,竟遭吳痛毆倒地,
,送醫發現頭部多處重創、顱內出血、語言溝通能力嚴重受損,
,新北地檢署今依重傷害罪將吳男起訴。本案發生後,
,衛福部國健署指出,
,類似於禁菸場所勸阻吸菸,國內自2011年至今,已在加油站、便利商店、計程車、診所及醫院等發生7起勸阻吸菸被毆事件;將在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增加因執行菸害防制政策卻遭權益受侵害者,給予法律扶助、訴訟補助及就醫補助,遏止歪風,具體補助金額上限仍在研議。起訴指出,今年7月7日晚間11時許,亞東醫院顏姓保全見吳姓男子(34歲)在院內停車場抽菸,上前勸阻「醫院不能抽菸」,沒想到吳竟當場揮拳毆打保全頭部、臉部,保全被毆至倒地,送醫發現頭部多處重創、顱內出血、下頷骨骨折,經治療後,語言溝通能力至今仍嚴重受損、反應遲鈍。吳到案承認當時被勸,一時間不爽而衝動打人;檢察官認為保全的語言和溝通能力因此變得遲鈍,認定吳觸犯重傷害罪,依法起訴。,
鴻海前董事長郭台銘(右)動向,
,各方關注。日昨傳出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已和他見過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柯文哲成立台灣民眾黨,
,郭、柯、王聯盟隱然成形並挑戰藍綠,
,這兩起事件正衝擊總統選戰。稍加思考不難發現,
,兩枚震撼彈對政壇影響的威力,
,關鍵仍在郭台銘一人;至於藍營可否成功整合,
,決定因素在韓不在郭。郭董意向動見觀瞻,
,他的決斷旁人不易左右,他的抉擇則可旋轉政局。因此,各方無論勸進勸退,自然不乏誘之以利、脅之以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議論,試圖影響郭董抉擇。面對人生重大拐點,郭董此時此刻或許也仍在評估思索最佳對策。 衡酌當前依舊撲朔迷離的選情,綜合各種方案的利弊得失,郭台銘參選與否的決策重心,當然首需聚焦參戰能否勝選。此外,決定參選與否的時間點,也可在與柯、王取得默契後,選擇在九月十七日申請登記截止日前宣布。這種決策選擇有幾個優點。首先,給「下架蔡英文」多一個機會。郭董參選的正當性與最終評價,端看能否終結蔡英文執政。郭董參選如果最終分裂泛藍團結,淪為小英的免費助選員,當然是大忌。反之,如果多數選民「討厭民進黨」、「不爽國民黨」、「厭倦藍綠惡鬥」的情緒持續發酵,內外因素持續影響,造成韓國瑜選情日漸低迷,同時也牽動藍綠政治板塊游離挪移時,郭董投身選戰或將成為期望「下架蔡英文」選民的另類救援。其次,郭董可展開「感恩之旅」,在九月中旬前多方接觸、傾聽各地各界聲音,探求體察民瘼民隱,一方面充實如若參選的政策訴求號召力,同時也透過各種民調了解評估參選勝算;另方面,這項做法可以發揮「鯰魚效應」,刺激韓市長提升領導力與團隊戰力,以具體成效證明藍營可以勝選,實現「台灣安全、人民有錢」。如果韓國瑜展現未來可實現郭董「人民利益至上、讓年輕人有希望」,以及能夠勝選的能力,郭董大可報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氣度。第三,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沉澱、思考與評估,檢視前兩項指標,郭董參選的上台階或不選的下台階,利弊得失取捨都將逐漸明朗。藍營初選傷和氣,因果常循環,危機藏轉機。對於郭台銘,現階段最佳策略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留待九月中旬定策。對於急於團結整合的韓國瑜,不妨回憶競選高雄市長的歷程,從「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尋找智慧與啟示。,
苯乙烯 (SM)市場自8月開始將進入新一波減供期,
,並延續至9月,
,可望帶動原料行情持續挺升,
,上看每公噸1,
,100美元的近四個月來最高,
,將為台苯(1310)、國喬兩家供應商營運加分。據了解,
,做為聚苯乙烯(PS)及ABS兩大泛用樹脂上游的SM,
,5月間因市場買氣低落,
,一度跌破每公噸1,000美元關卡,不過,隨著,亞洲業界歲修期的逼近,近期出現大幅走揚態勢。法人指出,首先是台塑化為首的台灣、日本、新加坡及韓國等地共有五座、乙烯合計352萬公噸產能將於下月初陸續停產、歲修,包括下游的SM產能將會減產;以台化為例,因應台塑化一套103萬公噸輕裂廠停產,其72萬公噸的SM工廠也將檢修。其次,是G20高峰會即將在大陸杭州舉行,為控制空氣品質,對岸當局要求周邊200公里內的石化廠將要配合進行減停產。依據上述受影響的產能估算,亞洲SM市場在8月期間將減少7.1萬公噸供應量,約是總產能的5%;進入9月,減供數量擴大至14.6萬公噸,占總產能的10%。業者指,在供需變化下,只要油價後市進入盤整格局,預期SM站上每公噸1,100美元。,
患有智能障礙的王姓男子21日迷路,
,警方開車載他在街上繞了半天,
,但他不認得路,
,也無法送他返家;巧的是他姊姊的友人也正協助找人,
,行經路口時,
,不經意往停等紅燈的巡邏車內瞧,
,見王男就坐在車內,
,趕緊打電話給他姊姊說「找到了!」
市警四分局安樂分駐所21日傍晚5點多,接獲民眾報案指稱有一名疑似智能障礙的中年男子,在麥金路上一家加油站附近徘徊,請警方協助。
警員歐基成獲報到場,上前關心,見男子自稱姓王,住在安樂區安和一街。歐基成說「我帶你回家,你指給我看你家住那裡」,隨即開巡邏車載他返家。
王男東指西指,說不清自己住那。歐基成決載他回分駐所查證身分。當巡邏車停紅燈時,一名神色焦急的女子經過,對著就坐在後座王男驚呼「找到了」。
歐基成載王男回分駐所,王男的姊姊也正好趕到。王女表示,40歲的弟弟有智能障礙,外出後常忘記回家的路。她拜託友人幫忙找,自己卻不知該怎麼辦,下意識的走向分駐所,想向警求助,沒想到接獲友人電話,才知警察已幫她找到弟弟,直呼感謝。,
張姓男子在街頭搭訕一名身材姣好的高中少女,
,涉嫌邀她性交易被拒,
,仍一路糾纏近200公尺。
張男糾纏途中,
,不但出手摟少女的腰際、把臉貼在她的胸口,
,甚至將手伸進少女T恤領口觸摸胸部。少女的友人發現後將張攔下報警,
,將他移送法辦。
警方調查,
,身高180公分的27歲張姓男子,
,前晚7點多在仁二路吉祥大樓的騎樓看到一名穿著T恤、短褲女高中女生經過,用手輕拍她的左臂引起她的注意。
張對被害少女說,妳很漂亮,身材也很好,問「妳缺不缺錢?我有那方面的需要,妳可以幫我嗎?」少女回說「沒有,我不缺錢。」
少女一口回絕,張男仍一路緊跟,在經過愛二路、愛一路口時,兩度伸出右手摟住少女右側腰際,少女用手撥開張的手離開。
少女走到忠一路、孝二路口等友人時,張仍不死心,還低頭要把臉貼在少女胸口,少女見狀後退。
張對她說:「我可以摸一下嗎」?少女怒斥後,他竟涉嫌把右手伸入少女T恤的領口,觸摸到她的胸部,被害少女急忙把他的手推開,張才死心離去。
少女的3名友人發現後沿街找到張男攔下報警將他逮捕。張姓男子供稱,他和交往中的女友分隔兩地,前晚在街頭看到被害少女,覺得她很漂亮,胸部又大才會犯案。
張姓男子被控引誘未滿18歲的少女性交易並予以騷擾,警方依違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性騷擾防治法罪嫌移送基隆地檢署偵辦。,
邁向無現金社會,
,賴揆下令擴大推動行動支付使用率,
,設定目標2025年要達90%,
,相關部會將三路並進,
,包括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點火推廣店家使用行動支付,
,財政部評估能否將小店家免開發票營業額門檻放寬到50萬元等。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周四出席「2017智慧城市論壇」時表示,
,數位智慧科技除提供服務外,
,也能發展數位經濟,
,希望2025年時,行動支付使用率能達到90%,讓民眾帶著一支手機就能走遍台灣。政院高層透露,賴清德上任後非常重視行動支付的推動,國發會主委陳美伶並將「啟動行動支付推動策略與執行」列為十大工作重點之一,日前找來金管會、經濟部等相關部會高層研商推動策略。官員表示,國內行動支付普及率相對偏低,根據經濟部內部一項資料,2015年台灣約13%,但中國大陸有45%、印度有36%,新加坡也有23%。行動支付普及率,是指使用行動支付的人占有手機者的比率,13%是指,每100有手機者中,有13人使用行動支付。但根據金管會估算,2017年上半年台灣行動支付普及率已逾20%。為使行動支付使用率從現行的一成,躍升到2025年的90%,相關部會將三路並進,包括第一,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運用科發基金預算4,200萬元,輔導小型商家等中小企業使用行動支付。官員表示,主要是由中小企業處點火,與店家共同推廣使用行動支付,透過價格優惠等誘因,鼓勵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消費等。據了解,中小企業處最近也啟動中小企業行動支付普及計畫,希望2020年能將行動支付普及率提升到60%。除此,國發會也希望中小企業處推動讀卡機等行動支付消費工具的規格化,店家不必擺各式各樣的設備,提高使用意願。第二,國發會將協調財政部,研議看能否將免開統一發票的小商店營業額門檻,從現行20萬元提高到50萬元,讓更多小型店家,願意加入使用行動支付的行列。第三,請財政部加速推動電子發票無紙化,促使更多人願意透過手機兌獎,不必再拿紙本發票兌獎,也有利行動支付發展。過去金管會曾訂定電子支付五年倍增計畫,2020年將電子支付比率提升到52%,同樣是邁向無現金社會,但賴揆要推廣是透過手機的「純」行動支付,不是還包含實體信用卡、電子票證的電子支付。,
台大教授蘇宏達因為在臉書批評故宮政策,
,遭到警方依社會秩序維護法「散布謠言罪」送辦。今年以來,
,這樣的案子並非特例,
,舉凡批評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和其他許多部會等,
,都遭受相同待遇。但蘇宏達案子最特別之處,
,是已經過了法定追溯期,
,警方仍堅持辦到底,
,而且蘇宏達指控,
,要求查辦到底的,
,就是調查局。社會秩序維護法關於散布謠言罪,放在「妨害安寧罪章」裡,成立要件不僅止「散布謠言」,還必須「足以影響公共安寧」。過去多半用來處罰散布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的造謠者。到了民進黨執政這一年多來,在「打假訊息」大旗下,鋪天蓋地,任何批評政府或執政者的言論,都可用該法查辦。 雖然民進黨政府有心操弄,負責裁罰的法官並不傻,許多案例都以「未達影響公共安寧程度」不予裁罰。不過,執法機關尤其是各級警局仍前仆後繼,羅織出一個又一個「造謠犯」。是警察機關小題大作?還是有幕後的黑手在操作?蘇宏達的案子,解了疑惑。既知多數類似案件辦不成,甚至時效期都過了,執法機關還是要辦,目的顯然不再是「懲處」,而是「恫嚇」。誰需要恫嚇人民?誰怕人民批評?當然就是執政的民進黨高層。調查局直接是法務部的下轄機關,近一年來,幾乎把業務範圍放在「打假資訊」,從民進黨政府到調查局,「一條鞭」打擊言論自由黑手體系,呼之欲出。更直接的說,社會秩序維護法「造謠罪」從來不是拿來制裁批評公共政策或個別政治人物的,如果個人或公家機關認為批評者所言不實,可以提告誹謗或侮辱公署,拿社維法來辦,就是濫權。民進黨惡搞故宮不能批評?不能用「文化大革命」來形容?當然不是,民進黨政府只是用嚇人的方式,來堵人民的嘴。馬上就要完成立法的「反滲透法」,讓所有與兩岸有關的民眾都暴露在被法辦的危險中。民進黨和其支持者辯解說這是多慮,但有了民進黨玩弄社維法打壓異己前例,株連更廣、認定更抽象的反滲透法會怎麼被拿來當成政治武器,一目了然。台大政治系教授蘇宏達。本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杜建重攝影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