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票證公司首次與採用「實名制」門票的演唱會主辦單位合作,
,在票卡上建置主辦單位要求的購票資料,
,入場時憑卡驗票,
,盼防演唱會黃牛現象。一卡通票證公司經理王俊平說,
,「實名制」售票方式也可說是主辦單位送一張一卡通給購票者,
,這是國內第一家電子票證結合演唱會實名制門票推出的票卡,
,卡上有購票者姓名、觀看場次、座位等實名資料,
,配合「NFC手機」、「電子票證」及「驗票管理」等演唱會驗票應用服務系統,
,與一般的紙本票證驗票方式不同。一卡通首次被採用為入場票卡,
,是去年的亞洲鋼鐵論壇通行證,但那場採用者約300多人,這次演唱會則上千張,卡內載用的資料也比鋼鐵論壇複雜。王俊平說,以特製的一卡通當入場票卡,主辦單位可紀錄票卡進場時間或再次進場次數、掌握進場人數、機動調動現場驗票人力,還可結合會員資料,票卡驗證時要核對購票卡者身分,可防杜演唱會黃牛現象,觀看演唱會之外,一卡通也能當一般交通、小額消費票卡使用。王俊平表示,今天和明天在台北小巨蛋的「兄弟本色」演唱會之外,已有其他演唱會主辦單位與一卡通洽談實名制票卡門票,這不但是國內演唱會突破性的風潮,也是一卡通多元發揮的票卡功能。一卡通票證首次結合演唱會「實名制」門票卡,拓展多元電子票證功能。圖/一卡通票證公司提供 分享 facebook,
印度央行新任總裁拉加恩(Raghuram Rajan)就任後,
,祭出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挽救市場信心,
,帶動印度股匯市同步反彈,
,基金績效更是展開絕地大反攻,
,統計18檔境外印度基金9月以來績效全數轉正,
,平均上漲近10%。
貝萊德亞洲信貸主管Neeraj Seth指出,
,印度目前經濟結構改革雖然沒有很大進步,
,經常性赤字仍有些嚴重,
,但長線來說,
,印度經濟成長與政策改革不會停止,近期新任央行行長拉加恩的就任,釋出一連串利多政策,也已經替市場帶來一點信心,儘管美國縮減量化寬鬆政策 (QE)仍對新興市場帶來震盪,但市場先前已有過度反應之虞,風險性資產在低點回檔後,反倒提供投資人長線的良好投資機會。,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十七日說,
,中國和美國之間有分歧,
,但也有非常重要的共同利益,
,因此有保持良好雙邊關係的重要動力,
,而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其他國家也希望看到中美關係保持良好,
,這樣才能與中美都做朋友。
李顯龍在「慧眼中國」環球論壇晚宴回答主要來自中星兩國的各界人士提問時說,
,中國崛起是巨大的變化,
,十三億人在一代人多一點的時間裏從貧窮跨入接近中產的收入水準。平穩接納崛起的中國,
,對於世界秩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意味著經濟關係的改變和大國力量對比的變化。
中美之間有很多分歧乃至爭端,因為它們有各自需要維護的利益,但這兩個大國之間也有重要的共同利益。雖然共同利益並不一定就會戰勝分歧,但至少它體現出中美都有強大的動力保持友好的雙邊關係。他說,中美兩國要保持良好的互動,而不能是一個國家取代另一個國家扮演其原來扮演的角色,也不能是讓其他國家必須分成兩個陣營。
李顯龍說,新加坡算是做到了與中美兩國都保持友好。李顯龍認為,歐洲在本地區的利益主要是經濟考量,中歐之間曾經有的貿易摩擦也減緩了,歐洲國家更多將中國視為重要市場。歐洲也有地緣政治利益,但主要是在歐亞地區。
李顯龍說,中新關係在過去二十多年發展非常好,在經濟層面有良好的合作,並且每年有二百卅萬中國遊客到訪新加坡。政府能做的就是維護良好的雙邊關係,讓商界人士對中星關係的未來有信心。,
台13線苗栗縣三義鄉外環道新闢工程案,
,16日遭到環保署環評大會退回,
,縣長劉政鴻昨天在縣議會表態「這一條路還是要開」,
,但是必須兼顧石虎等野生動物的保育問題,
,希望能夠創造多贏局面。
縣議員禹耀東昨在議會臨時會中臨時動議聲援劉政鴻時說,
,三義外環道是地方重大工程,
,希望劉政鴻堅持下去,
,「雖千萬人吾往矣」,反正已經被罵這麼多了,如果劉政鴻不做,不知道要等到何時?
劉政鴻指出,三義鄉是國際知名的木雕藝術重鎮,身為交通動脈的台13線1934年完工,目前是全台少數僅有10公尺寬的省道,成了瓶頸道路,地方人士爭取多時,終於在2009年獲行政院核定納入「省道瓶頸路段改善計畫」。
台13線外環道工程總經費52億元,經費全數來自中央預算,以苗栗縣政府一年總預算約300億元,就占了六分之一,中央財政困難,經費得之不易,如果不做,那麼幾十年來的苦心不但白費,而且三義鄉親不知還要苦多少年?
劉政鴻表示,依照現在的社會氛圍,三義外環道工程阻力重重,還好三灣外環道、西濱通霄高架及南庄鄉以及泰安鄉聯絡道工程已經完成或是動工,否則恐怕也會發生問題,而影響苗栗的發展。
他認為,剩下8個多月的縣長任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三義外環道還是要開」,不能放棄,事在人為,縣府會盡量做好石虎等野生動物保育工作,爭取支持開闢。
縣府初步擬定計畫,三義外環道開發面積為17.03公頃,將會提供40.5公頃的生態補償區,此外,道路設計路堤、路塹以及假隧道、生物廊道,希望能夠完善解決石虎等野生動物棲地與保護問題。,
何小鵬 分享 facebook 大陸第一輛「互聯網造車」12月3日在北京正式掛牌上路,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親自駕駛,
,還示範路邊自動泊車技術。「小鵬汽車」把互聯網造車從做夢變成真實,
,何小鵬更是大有來頭,
,他是大陸手機瀏覽器UC的創始人,
,2014年UC「嫁入」阿里巴巴,
,這場交易創下目前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併購整合。更令人意外的是,
,在今年 8月22日UC 13歲生日的這一天,
,何小鵬宣布「榮退」,離開阿里巴巴集團;一周後宣布出任小鵬汽車董事長,對外宣布將「開啟自己新的一段追夢之旅」。何小鵬說的一點都不誇張,互聯網造車其實就是造夢!跟歐美汽車製造業動輒有著百年歷史大不同,大陸「互聯網造車」有別於傳統車廠,車企創始人多半是來自互聯網行業,不一定自己造車,而是結合多路資本,整合人才、技術和解決方案等,找代工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創業公司。特別的是,小鵬汽車特色是跨界SUV、智能互聯的電動車,拿到特斯拉的開放專利;而令外界最感興趣的是,每輛車價格僅人民幣10萬元。有趣的是,互聯網造車為了找資金,把商業模式用PPT( PowerPoint)講故事方式圈錢,曾被車業戲稱為PPT公司。何小鵬打造的小鵬汽車,離造夢成真又更接近了一大步,因為小鵬汽車已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公司持股比例逾10%,是阿里布局新能源汽車的目標。雖然阿里巴巴布局車聯網與多家車企都有合作,但小鵬汽車卻是阿里入資的首個互聯網造車企業,也是第一家整車廠。何小鵬發現懂得造車技術的人並不熟悉互聯網造車,於是他反過來,從互聯網角度來造車,看到了進軍電動汽車領域的可能性。何小鵬聯手和俞永福、YY創始人李學淩、獵豹移動CEO傅盛、騰訊高管吳宵光等多位互聯網大佬一起天使投資,創立小鵬汽車,鎖定一線城市年輕購車族的互聯網電動汽車的研發。去年,小鵬汽車正式發布了首款車型小鵬汽車BETA版,定位為純電動SUV;如今小鵬汽車計畫在2018年初宣布B輪融資,距離成功,已經不遠。 分享 facebook,
核四公投案審查與安檢進度延宕,
,核能專家林宗堯建議核一、二、三廠延役,
,讓核四有更多安檢時間。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說「不反對(現役核電廠延役)」,
,但必須取得社會共識。
環團對現有核電廠延役一事表達強烈反對,
,反對理由包括核一、二廠不但耐震力差,
,附近又有山腳斷層經過,
,核三廠則是面臨海嘯威脅,
,若政府要讓核電廠延役作為核四不商轉的替代選項,
,環團會反對到底。
林宗堯對核四安檢進度牛步感到憂心,
,日前再提出讓現役核電廠延長使用年限,爭取核四有更寬裕的時間進行安檢。張家祝昨天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說,他不反對林宗堯的建議,但現役核電廠延役與核四安檢是兩回事。
張家祝表示,核四安檢會投入最大能量做好,公投決定日並不是安檢結束日。他強調,經濟部不會看公投進度作安檢,「一定是有充裕的時間把它(指安檢)完成」。他強調,安檢做不完或做不好,絕對不可能讓核四商轉,經濟部「絕對不會放水」。
今年展開的核四安檢,因台電與國外原廠的溝通效率不佳,進度落後,核四即使能商轉,商轉日期也會大幅落後早先預估。
台電原先內部規畫,今年底核四廠一號機應可放置燃料棒,並啟動商轉前的試運轉測試,二○一五年商轉。
但以目前核四公投與安檢進度,恐怕會拖延到二○一六年、甚至二○一七年以後。,
被認為是今年NBA暑假自由市場僅剩的少數大魚,
,太陽隊的後衛布萊德索對於球隊和他的續約情況沒有進展,
,再也按耐不住。
由於已經將近8月,
,今年投入自由市場的主要頂尖自由球員,
,都已經簽下令人滿意合約,
,但被視為新生代「小鋼砲」控球後衛代表的布萊德索,
,卻遲遲沒有好消息。
他昨天發表聲明,
,認為太陽正在用薪資規則限制他,
,他說:「我讓我的經紀人處理續約,
,太陽正在用團隊薪資的規定對付我,但我能理解他們的行為。」
上季布萊德索從快艇隊轉到太陽,打出生涯最佳的17.7分、4.7籃板、5.5助攻,先前太陽曾經提出4年4800萬美元(約台幣14.47億元)的合約,但被布萊德索拒絕,他認為自己應該拿到5年8000萬美元(約台幣24億元)的頂級薪水,雙方因此沒有更進一步談判。
由於布萊德索屬於「受限制自由球員」,球隊有權跟進任何球隊的報價留人,手握大把薪資空間的太陽,因此轉而先處理其他自由市場的目標,先前就以4年2800萬美元(約台幣8.4億元)簽下國王隊後衛湯馬斯。
同樣狀況也發生在活塞隊長人孟洛上,上季孟洛雖然繳出平均15.2分、9.3籃板的優異成績,但在大范甘迪入主活塞,身兼總教練和球隊籃球事務總裁兩大重要職務之後,對於孟洛的態度也變得曖昧不明。
活塞雖然希望和孟洛續約,但在陣中還有另一名平均「雙十」的長人佐蒙德情況下,未來不排除將孟洛作為交易籌碼,也讓孟洛和球隊一直沒有產生共識。,
「五十年來,
,台化彰化廠決定了彰化縣民的空氣品質,
,也影響了彰化人的健康。如果說,
,咖啡與香水代表巴黎的味道;很無奈地,
,台化酸臭是多數人對彰化的進城印象……」。民進黨籍彰化縣長魏明谷兩年前以「下一代:彰化與台化的交集」為題投書媒體,
,對於台化彰化廠以降低自家成本、汙染大眾承擔的燃煤發電為主,
,提出沈重的呼籲。台化當時仍強調,
,所用的煤是優於國家標準。中部天空陰霾罩頂,
,這個冬季難得出現「冬日藍」,
,民眾呼吸不到新鮮乾淨空氣,已成為中部縣市首長的痛。行政院去年底曾邀集中南部縣市首長召開空汙專案會議,包括李進勇、魏明谷等民進黨執政縣市長都要求將生煤燃燒執照效期限縮。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在立法院受訪表示,深澳火力發電廠是用乾淨的煤,換句話說,這樣子的發電,排放出來的汙染量跟天然氣的發電差不多。追求非核家園、綠色電力,一向是民進黨的目標,然而,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在環評大會投下的關鍵一票,讓深澳電廠環評修正通過,引發北部六縣市群起反彈,連民進黨執政縣市都反彈。追求無煤家園,已是全世界的趨勢,如今台灣卻是要重啟燃煤之路。試問,如果有先進技術能讓燃煤沒有汙染,走向純淨,先進國家如英國,不會設定2025年所有燃煤火力發電廠關閉的目標;如果有乾淨的煤,中部火力發電就不必降載,全部更換先進新機組繼續燒煤就好,又便宜又好又乾淨,台灣缺電困境不就迎刃而解?請賴清德院長告訴我們,找到了什麼乾淨的煤?未來台灣的天空,又會是什麼味道?,
中共十八大落幕,
,新一代領導人已順利產生。民進黨本周中常會將討論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相關事宜,
,兩岸政策轉型之爭,
,已見山雨欲來之勢。據指出,
,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已表示,
,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
,但對「九二年會議的精神」應有個說法,
,要求黨內表態。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競選時就承諾要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
,此事被視為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的重大關鍵,
,甚受關注。先前傳出謝長廷是「內定」主委人選,但他上個月赴大陸訪問,在黨內出現正反意見,能否出線仍有變數。除了主委人選之外,黨內對委員會名稱也有不同看法,有人主張稱為「大陸事務委員會」,更能對大陸釋出善意,也有助相互交流。
親近謝長廷的人士認為,主委人選與委員會名稱「都嚴重影響這個組織能否正常運作,以及對岸是否願意交流」;成立委員會只具形式意義,要怎麼交流不是自己說了算,因此「實質意義必須大於形式意義」。
討論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是民進黨內大事,據指出,上周中常會上,身為中常委的謝長廷與游錫堃曾對「一中各表」及「憲法各表」的爭議已先有番過招,蘇貞昌還形容謝游兩人是「仙拚仙」。
謝長廷辦公室發言人林鶴明昨天轉述指出,謝長廷在中常會提出動議,要求政策部門研究: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但對一九九二年會議的精神應有一個說法,才不會任由國共兩黨詮釋為「一中」或「一中各表」。
據轉述,謝長廷當天也要求對民進黨三個決議文(台灣前途決議文、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整合,還說如果認為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但正常國家決議文反對「一中」,必須解釋。
前立委林濁水受訪表示,台灣前途決議文只提到台灣主權獨立,領土是台澎金馬,名義是中華民國而已,並沒有「一中」的概念;而正常國家決議文與台灣前途決議文沒有矛盾,「謝長廷應該去翻翻資料」。
對於黨內爭論「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人選等議題,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認為,他更重視委員會的定位以功能,因為「民進黨不可能有賣台者」,誰出任主委不重要,且民進黨的中國政策不是黨內派系的狹隘觀點;民進黨應該替台灣發聲,在行動上展現不同於國共兩黨的作為。
【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
中共十八大閉幕,產生新的領導班底。對於兩岸關係,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表示,兩岸接觸溝通應該要「對等、尊重、誠懇」,期待中國用更寬廣的態度,尊重台灣民意。
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前天表示,民進黨在沒有改變「一邊一國」台獨分裂立場前,中國共產黨不會和民進黨進行「黨對黨」的接觸交往。
對此,蘇貞昌昨天下午受訪表示,兩岸的接觸溝通應該是對等、尊重、誠懇的,「如果是高高在上,或是有條件門檻,那就不是溝通互動,而是一種壓迫與威脅,就不容易溝通互動」。他期待中國用更寬廣態度,尊重台灣的民意,以新的思維帶來新的開始。,
「到底是在演哪齣?」特偵組開記者會指控法務部長及高檢署檢察長接受關說,
,挑起部長與檢察總長不和的老話題;一堆檢察官錯愕說「有人這樣子搞嗎」?也有檢察官形容如同小說「倚天屠龍記」裡的七傷拳,
,黃恐內傷。
最高檢特偵組昨天公布的新聞資料多達十九頁,
,不僅檢察體系譁然,
,連法官們也好奇詢問不上訴的檢察官怎麼只被列為證人?
一名資深檢察官指出,
,雖有柯建銘和王金平的電話譯文,
,但王金平和曾勇夫、陳守煌間只有通聯紀錄,
,怎能認定是「關說」。這名檢察官說,
,曾勇夫被用放大鏡檢視,不盡公平。
「先送監察院就是想讓曾勇夫去職」!一名檢察官猜測,曾畢竟是檢察體系的龍頭,先讓曾等人去職,「案子辦起來比較沒壓力」;他說,多一個監察院審核,沒什麼不好,請第三人證明有無不法,可作證特偵組「對事不對人」。
新聞資料臚列林秀濤證稱「我確實沒很仔細的每個字去看」、「如沒檢察長指示,我會上訴,新聞稿似乎想讓當事人「一刀畢命」。
※延伸閱讀》
‧王金平、柯建銘關鍵通話曝光!(最高檢新聞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