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啊!」昨天晚餐時間,
,一陣天搖地動,
,狗貓吠個不停,
,不少民眾驚覺地震,
,趕緊放下碗筷,
,奪門而出,
,打電話給家人報平安。
中央氣象局指出,
,昨天晚間6點31分,
,芮氏規模5.5的地震,震央在屏東縣近海,高雄市震度最大有5級、台南市4級、屏東縣、台東縣則是2級,有感地震約持續晃動1分鐘結束,幸好未傳出任何災情。
住在高樓層的民眾地震來時,趕快躲到桌子底下,有的馬上下樓,等待沒有搖晃時才敢回家,也有民眾表示,晃得好大力,頭都發暈了。,
高雄氣爆後,
,外界質疑業者第一時間沒有通報主管機關有氣體外洩,
,釀成更大悲劇;但幾天下來,
,卻發現中央、地方政府沒人在管這條「出了廠區」的管線,
,也沒有「通報機制」。
經濟部昨天召開跨部會平台會議,
,卻得出由業者「加強自主管理」的方案。
問題是,
,現有的機制就是讓業者自主管理,
,民眾要如何相信,
,業者自主管理不會再出問題?
此次出事的丙烯管線,從一九九三年啟用至今已廿一年,但過去「沒人管」,業者自主管理只限定廠區內,出了廠區的管線有無管理,是一個大問號。
高雄市府核准興建管線,卻沒相關法規來管理線路安全;中央機關的勞動部更直指,管線出了廠區,就不適用勞檢法。
一條條運載著高危險性的石化原料管線,變成沒人管、也沒人想碰的「燙手山芋」。穿越民眾居住、生活的市區多年,在市民不知情下,猶如不定時炸彈。
高雄是石化重鎮,也是石化管線密集經過市區的地帶,風險高,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卻沒制定相關規範,出事開會檢討,竟還要業者「自主管理」,讓民眾氣結。
不論已經在地下的管線是核准、誰監督、誰管理,既然現行法令不清、權責不明,現在,就是把監管機制建立起來、把地下管線資訊釐清,確定權責機關的重建時刻。
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不要再去翻講不清的舊帳了,趕快建立起安全機制,給民眾一個可以安居的環境吧!,
財經網站CNBC報導,
,新興市場專家普遍不看好巴西的投資前景,
,即便巴西是本屆世足賽主辦國。
德意志銀行新興市場研究部主管賈柯梅里(Drausio Giacomelli)說:「巴西政府已無提升的空間,
,即使賽事一切順利。這無關乎(巴西能否贏得冠軍),
,而是巴西至今所暴露的問題:無法給予他們宣稱人民所需的教育、交通運輸、基礎建設等等。」
他表示,
,由近來巴西央行升息的舉動來看,
,「巴西打從總統羅塞芙上台之初就走向錯誤方向,
,將國家置於最糟的局面:停滯性通膨─低成長伴隨著高通膨。」
摩根大通新興市場研究部主管歐格尼斯(Luis Oganes)說:「巴西的通膨情勢仍是問題,
,且不幸的是降息無助於巴西的成長。巴西需要改革…即使巴西降息,
,在10月大選前也不會有人願意投資更多。」
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股票投資組合經理人埃里(Gaite Ali)說:「巴西的企業信心非常、非常低落。每家企業對前景與政局都相當悲觀…可能發生的最佳情況是─市場與巴西人所期望的─反對黨其中一個領袖勝選,將巴西推向改革的道路。」,
「這面金牌我等了6年。」小腿4度動刀的長跑女將謝千鶴,
,昨日在103年全國田徑錦標賽1萬公尺項目,
,以35分36秒26的歷年第2傑成績打破大會紀錄。
在98年全田賽拿下金牌後,
,謝千鶴歷經了人生低潮,
,這6年間小腿4度動刀,
,讓她一度失去了舞台和生命的重心,
,「那段日子真的很苦,
,我一度對人生感到絕望。」
謝千鶴在1萬公尺賽最後一圈時已遙遙領先,
,她在衝線時激動的高舉雙手為自己喝采,
,仿佛要把這6年來的鬱悶一口氣宣洩出來,「6年前我拿下金牌後就消失,就像在人生的高峰時跌了下來。現在我要在能跑的情況下,繼續挑戰自己的極限。」
「塵封」10年的全國田徑錦標賽1500公尺大會紀錄,國體大的賴孟昕、曾九瑾昨天分別以3分54秒34、3分54秒67改寫。原紀錄為93年陳福彬3分56秒24。
昨日的全田賽,不少仁川亞運國手都在休息近1個月後再度登場比賽,代表花蓮縣出賽的楊俊瀚和徐詠潔,在男、女100公尺項目奪金,賽後兩人表示,這次全田賽皆是以輕鬆的心情前來參賽,以為明年的賽事進行準備。,
明道大學生產有機米因成本高,
,原本銷路不穩定,
,二年前校方調整策略,
,直接走進百貨公司及網路行銷,
,果然打響明道有機米「玉白米」品牌,
,如今一年進帳約二百萬元。
明道大學特色是「綠能、有機、健康」,
,校園內有七公頃有機農場,
,校長陳世雄是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有機農場已運作七年,
,其中四點五公頃生產台 九號有機米。
「吃過我們的有機米後會上癮,就不會想買別的米啦!」明道大學農場場長、副教授鍾仁彬說,有機米又香又Q,尤其是老師帶著學生一起種,又經有機認證,品質掛保證。
有機米主要由精緻農業系原住民專班負責生產,因有機種植無法衝產量,直到第四年前,突破有機種植的病害防治技術,目前一年可穩定生產廿噸白米、二噸糙米。
鍾仁彬說,學生用除草機或用手拔草,用生物防治法除蟲防菌,人工成本很高,每公斤批發價要賣到一百元以上才不會虧本。為走品牌行銷,還請書法家為玉白米包裝提字,成功打進百貨、網路通路。
明道有機米生產過程,也讓負責照顧農場的精緻農業系原住民專班學生,實地體驗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生活方式。
「我們曾經一個月用手抓了上千隻福壽螺」,布農族學生瑪度卡拉方案說,有機農場不用農藥、化肥,大家背著重廿公斤的除草機除草,用手抓會吃稻苗的福壽螺,「抓著抓著就學會吃苦耐勞了啦」。,
移民加拿大高二生張安安為讓外國人「看見台灣」,
,促成西溫哥華中學師生來台,
,與南一中、長榮、德光中學交流,
,12名師生昨逛台南古蹟、品嘗小吃,
,對台南文化與小吃讚不絕口。
南一中校長張添唐表示,
,西溫哥華中學學生來台10天,
,全由該校模擬聯合國社接待及規劃活動,
,老師只在旁協助,
,他也擔任接待家庭,力挺學生。他說,張安安為讓同校學生認識台灣,促成國際交流活動,展現台灣人的智慧與勇氣,是台灣學生應學習的。
「我一直想為台灣做點事!」張安安說,一般外國觀光客到台灣,只注意到日月潭、阿里山、台北等,很少注意到原住民文化。為此向就讀的學校爭取來台辦國際交流活動,與文化古都台南的學校交流,並到屏東霧台了解原住民文化。
張安安是台南人,讀大成國中音樂班三年級時才移民加拿大,因母親是長榮中學校友,父親和祖父是南一中校友,決定與兩校及重視國際交流的德光中學合作。
西溫哥華中學樂觀其成,全權由張安安負責聯絡與處理,但年紀雖小,但初生之犢不畏虎,今年元月間返台,與三校聯絡而敲定。張安安還拜訪民政局長陳宗彥,決定來台期間舉辦高中生高峰會談,將討論世界性議題,及對英語列入台南第二官方語言的看法。
17日,西溫哥華師生共12人到台南,第一天到長榮中學參訪,第二天起與南一中科學班、資優班學生上課,昨由南一中學生陪同參觀古蹟與品嘗小吃,今天參訪德光中學。
張安安說,南一中多名學生是她小時候的朋友,也因為這些朋友的幫忙,才能完成這次國際交流。而參訪的10名同學來自不同國籍,對於能來台參觀產業文化,都覺得很新鮮,收穫滿滿。,
現今很多新創公司除了行銷商品,
,更著重理念的行銷,
,「做人的生意」;隨著時代變遷,
,消費者關切議題、意識型態也不一樣,
,新創公司必須反覆定義產品及理念、並驗證與修改,
,反覆區隔市場,
,找出穩定消費客群。當今社會潮流,
,包括全球各地,年輕一代重視議題十分多元,包括具體的、抽象的議題,這些議題無關個人利益,更可能是超越利益的理念,加之現在社群媒體十分發達,理念與想法就很容易在社群上交流,很快就可以找到認同。這個方式也經常被運用在青創事業上,除了本身有形的產品外,也會訴求如生態、環境、或社會關懷等理念,並且很容易在社群上找出認同者以及消費客群。新創公司向消費訴求通常分兩類,一是物理型,亦即有形產品;二是理念,與人有更深一層接觸。有些公司「做的就是人的生意」,不僅產品是直接給人用、給人感受、喜歡或不喜歡等等。消費者不是只在乎產品CP值、有多少ml,消費者還關心其他多元議題,例如是否對地球好,是否環保等等,把其他面向或無形價值拉進來,讓消費者產生認同,或是對企業整體、企業經營者產生正面形象,進而也對產品產生認同。所有要做人的生意的新創公司,不能只重視產品本身,更要著重企業理念、價值的行銷。不過,新創事業多會運用網路社群行銷,很容易爆紅,熱度卻也很容易消散,因此所有新創事業不斷去定義產品、公司價值,在行銷上進行區隔,不斷在市場上驗證、修定,找出穩定消費客群,例如是25至35歲、月收入五萬元女性消費者?或是40歲以上、月收入十萬消費群?行銷和訴求都會很不一樣。舉例來說,現在訴求消費群是25至35歲的女性,但這群人年紀逐漸增長,又會有新的年輕女性加入,而外在社會環境也在變化,消費者成長背景不同、意識型態也不同,會打動消費者的議題也會因時代而有不同。因此,面對新的消費者、消費訊息,所有新創公司都要反覆去定義產品、公司理念,然後驗證及修正,反覆不斷去做市場區隔,找出自己死忠消費群。(本文由台大育成公司總經理劉學愚口述,記者江睿智整理),
俗話說「活到老,
,學到老」,
,然而在數位時代,
,學習新技能已經不只是老年人豐富人生的活動,
,而是讓人們在勞動市場找到一席之地的必要之舉,
,顯示出與時俱進地學習以保住創新能力,
,已是當代勞工的一大挑戰。科技日新月異、工作方式不斷變化、加上現代人退休時間延後,
,都讓學習新技能更形必要。若能有效運用,
,線上訓練課程是滿足此一需求的好方法。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教育主任徐萊赫(Andreas Schleicher)指出:「既有技能已跟不上科技發展,
,這是我們時代特有的挑戰」。OECD在最新報告中指出,派得上用場的技能組合,能確保全球化帶來就業與生產力成長。但報告也說,每四個成人中就有一人受識字或算術能力不佳所苦。OECD也發現,已具備高階技能者較能受訓練課程裨益,低階勞工則難以從中受益。OECD呼籲各國提供鼓勵學習的稅制優惠、對成人而言更方便的正規教育管道、以及讓人在經過入門教育後習得更實用技能的訓練計畫。,
馬來西亞反「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大遊行八日登場,
,聲勢浩大。 (歐新社) 分享 facebook 馬來西亞吉隆坡八日有一場很特別的集會遊行,
,主題是反「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ICERD),
,堅持捍衛馬來人優先的政策。主辦方稱五十萬人上街,
,然而警方估計,
,出席者只有約五萬五千人。總理馬哈迪酸主辦單位:乾脆說一百萬人上街好了!馬來西亞政府自建國以來即奉行馬來人優先政策,
,對華裔等其他族群採歧視待遇。最近傳出新政府有意遵守聯合國公約,
,廢除馬來人優先政策,
,促成主張維持馬來人優先政策的政黨及團體走上街頭。 這場聚集巫統及伊斯蘭黨領袖的集會,
,現身的政黨領袖包括伊斯蘭黨主席斯里哈迪阿旺、前首相拿督納吉、巫統署理主席斯里莫哈末哈山、巫青團長阿斯拉夫等。伊斯蘭黨主席斯里哈迪阿旺指出,馬國獨立時所訂立的社會契約,比起重視動物還多過人的西方文化,來得更理想。他指責希望聯盟政府,雖然在國會只擁有簡單多數,卻膽敢把ICERD帶到國會。哈迪說,伊斯蘭教是最早進入馬國的宗教,從麻六甲王朝開始被侵犯,就是穆斯林在抵抗侵略者,直到獨立。哈迪還說,雖然伊斯蘭教與穆斯林在馬國擁有至高地位,卻未否認其他族群的地位:「穆斯林絕對沒有歧視其他族群,為何還要簽署ICERD?」哈迪說,非穆斯林在英殖民時被引進到馬國當苦力,但伊斯蘭優良教義讓穆斯林接受這些非穆斯林並給他們公民權,非穆斯林應心存感激。伊斯蘭黨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表示這次的集會並不是針對其他族群或宗教:「我們的集會並不是要反對華裔或印裔,不是為了指責其他的族群,而是為了捍衛馬來的權益及伊斯蘭教。」他提醒外國人,不應插手馬國事務。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八日表示,不會出席馬來西亞人權委員會九日舉辦的活動。馬哈迪之前原本答應出席「世界人權日集會」,不過他八日在記者會表示,當局不簽ICERD違背了人權委員會的立場。 「我已決定我們不接受ICERD,但人權委卻要我們接受ICERD,要我怎麼去(集會)呢? 」分析家認為馬哈迪之前答應出席人權日集會,希望因此展現其開明及與國際接軌的態度。 但ICERD受到馬來保守派強烈反對後,馬哈迪除了宣布不簽署ICERD,也改變主意不出席人權日集會,以免進一步刺激馬來保守派而影響希盟政府的其他施政。,
明道大學生許碧蘭(左)53歲念大學,
,開心體驗「第二次20歲」。 記者凌筠婷/攝影 分享 facebook 明道大學精緻農業系一年級學生53歲許碧蘭,
,是班上年紀最大;小時因家境只能念到小學畢業,
,結婚後將孩子拉拔成年,
,決定回學校一圓夢想,
,去年考上明道大學,
,她心態年輕與同學打成一片,
,她說:「每天上學,
,好像又回到20歲!」許碧蘭在家中排行第10,
,家裡重男輕女,女孩念小學畢業就得出外工作,婚後邊帶孩子、邊將國中夜間部念完,畢業後丈夫要求以家庭為重,只好中斷學業,直到103年女兒滿20歲,她報考秀水高工念設計科。 許碧蘭說,丈夫從事室內裝潢,她念設計科可幫忙事業,但覺得不夠,「我想學的東西很多」;高工畢業後又考大學,應屆考上明道大學精緻農業學系,未來夢想是開設一座教育性的農場。丈夫支持她的夢想,也去學烘焙,未來打算在農場販售自己的烘焙作品,婦唱夫隨。明道大學教官林耀龍說,許碧蘭是班上最有活力的學生,熱心參與公共事務,還當選班代,完全沒隔閡,打電腦、交報告都難不倒她。許碧蘭說,現在念書是「圓夢」,上課常覺得意猶未盡,「我以後還想讀研究所、博士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