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孩子在學校及公園中被小黑蚊叮咬,
,導致皮膚又腫又大且出奇發癢。北市府環保局表示,
,除穿著長袖衣褲就能避免讓小黑蚊叮咬外,
,也要刨除居家附近的青苔,
,才能有效滅絕小黑蚊孳生。
環保局表示,
,小黑蚊不是蚊子,
,是會吸血屬雙翅目-蠓科的「台灣鋏蠓」,
,俗稱「黑微仔」,屬於本土原生種昆蟲。
環保局指,不易被察覺被小黑蚊叮咬,但當感覺到癢時,已被叮咬好幾處且數日不易消退,嚴重時會產生過敏反應。小黑蚊叮咬時間以上午11點至下午3點為主,且喜產卵於青苔上,幼蟲以藍綠藻等藻類為生。
環保局建議,民眾平時可穿著長袖長褲及噴防蚊液避免被叮咬。居家部分,可加裝紗窗、紗門阻絕小黑蚊進入屋內,使小黑蚊無法吸血以阻斷其繁殖,特別要注意青苔是小黑蚊主要的孳生源及食物來源,民眾可刨除青苔,斷絕孳生的可能。
民眾若有小黑蚊的相關困擾,可透過1999專線轉分機7260或7258洽詢。,
副參謀總長陳永康今天表示,
,依照國際法,
,未來再碰到對我漁船懲兇的那艘菲律賓公務船,
,我們可以以海盜船視之。
海軍出身的陳永康表示,
,這次菲律賓的漁政船在公海射殺我國漁民,
,不管是為了什麼目的,
,根據海洋法公約第107條,
,任何一艘政府船隻要執行任務,
,都必須明確展示身分,
,菲律賓的這艘漁政船標示並不明確。
國民黨立委紀國棟質詢,我們是否可以視之為海盜,陳永康表示,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對付他。,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徵詢,
,是否廢除強制休假補助費結合國民旅遊卡意見,
,地方贊成與反對都有,
,贊成廢除者表示不想被汙名化,
,反對者認為公務員福利逐年削減恐衝擊士氣。
雲林縣政府徵詢相關機關、學校,
,贊成廢除18個、反對52個。贊成廢除者意見,
,包括民眾對國旅卡的歷史淵源不了解,
,政府又無法有效正面釐清,
,為免汙名化不如廢除;僅購物未真正至遠處旅遊,
,且獨厚特約店消費才可請領補助,圖利特定商家,未能真正提振觀光;社會觀感不佳。
反對廢除者認為,研議修正的公務人員退休法及考績法,已讓公務員覺得權益大不如前,士氣受到影響,若又廢除休假補助制度打擊士氣,雪上加霜;衝擊經濟發展;若取消強制休假補助,除非另有配套措施,否則將增加不休假加班費支出。
雲林縣政府一名科長贊成廢除國民旅遊卡補助,他說,可避免造成公務員與勞工階級對立,不要再被汙名化,恢復不休假補助不影響權益,不過是否影響觀光旅遊業要再深思。
嘉義縣朴子市公所一名女員工表示,她的國民旅遊卡都是到最後關頭,媽媽硬逼才勉強帶家人到外地吃吃、喝喝,「這樣有意義嗎?根本是浪費國家公帑」,她主張廢除。
在大學任職的陳姓公務員說,國旅卡存廢問題已吵了一段時間乾脆取消,恢復不休假加班費,大家用現金購物,不必像刷國旅卡般「眉眉角角」。
嘉義縣政府一名主管指出,國內景氣愈來愈差,很多店家叫苦連連,國民旅遊卡有助刺激國內消費力道,尤其對觀光業是大利多;更何況台灣勞工薪資已倒退到18年前,消費力有限,國內最近因禽流感疫情問題觀光業雪上加雪,如果有國民旅遊卡多少可減緩對觀光業的衝擊,他贊成保留。
去年考上公務員的劉姓女子認為,公務員為國家做事,國家該給應有福利,國旅卡應該保留。,
美國華府雷根國家機場旁邊的海軍工廠16日上午發生槍擊案,
,機場已宣布停止飛機起飛,
,而抵達機場的飛機仍可降落。海軍單位指出,
,當地時間早晨8:20(台北時間晚上8:20)時至少有三聲槍響,
,已有多人在槍擊事件中受傷,
,嫌犯目前仍然在逃。,
,,
宜蘭縣林姓裝潢工因為住址變更,
,收不到監理站的車檢通知單;但是車檢逾期,
,不用告知新址,
,監理站卻會把罰單寄到家。縣議員江聰淵昨天痛批:「服務的通知不到,
,罰款單可以追到家,
,真是欺負百姓!」
林姓裝潢工名下有4輛車,
,車輛要定期檢驗前,
,監理站會寄送通知單,但民國99年10月25日,因為門牌整編及住址改變後,就沒有收到監理站寄發的汽車定期檢驗通知單,他向監理站詢問結果是,如果要收到通知,要自行到監理站更改成新住址才行。
因為工作忙,他沒時間去監理站申請變更新址,也沒再收到車輛定檢通知單,其中有輛小貨車去年11月30日應該定期檢驗,因錯過時間,竟在本月收到宜蘭監理站寄來的罰單,可能被罰9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逾期1個月以上者並吊扣牌照,至檢驗合格發還。
林姓裝潢工認為,監理站沒有寄發定期檢驗通知單,之後才寄來逾期檢驗的罰單,要當事人去繳納,實在太不合理。
受理陳情的縣議員江聰淵痛批,人民配合政府門牌整編的政策,政府理應主動通知相關單位更改地址,而非叫民眾自己去一一申請更改,而監理站用這個當理由,寄不到服務性的通知,但要人民繳錢的罰單,卻不用當事人去更改地址,就可以寄得到,這樣對嗎?
宜蘭監理站解釋,車主自己要注意定檢時間,監理站基於為民服務,會寄送通知單提醒,針對地址若因門牌整編變更,以前因戶政單位不會通知監理站,車主要到站更改;但去年開始,戶政單位會通知監理站,方便站方更改,所以林姓車主才會收到罰單,至於定檢通知單,未來也會收到。,
陽程科技(3498)今天股價大漲2元、2.61%並重返暫訂現金增資發行價,
,收盤價78.7 元。
陽程規劃辦理720萬股至900萬股現增案,
,暫訂每股78元,
,第3季傳統旺季營收低於預期,
,9月2.53億元,
,比8月減少18.25%,
,年增率26.52%。,
,
全球首條高寒地區高速鐵路「哈(爾濱)大(連)高鐵」,
,將於十二月一日正式開通營運,
,哈大線全長九百廿一公里、共設廿三站,
,運營時速三百公里,
,開通後兩地旅程可從九小時縮短為四小時內,
,而為確保冬季安全,
,初期將實施冬季與夏季兩張車次表。
哈大線是大陸「四縱四橫」客運專線重要幹道,
,北起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南至遼寧大連,中途站瀋陽則往西連結天津與北京,成為「四縱」專線網連結東北與關內的要道;待京廣線的北京與石家莊完工,未來將可由深圳接廣州直抵北京、再轉京瀋線直達哈爾濱。
由於哈大線是全球首條穿越高寒地區的高速鐵路,大陸鐵道部科學技術司長周黎昨表示,為累積運營經驗,十二月一日開通初期,將實施冬季和夏季「兩張列車運行圖」,分別按時速兩百公里與三百公里運行,夏冬兩季以四月一日、十二月一日做區分,價格也依速度不同調整。
高寒地區危險處是「凍脹」,即鐵路路基會因水分冰凍而擴大,夏季冰水流失又導致地基鬆軟,周黎指出,哈大高鐵沿線冬季極端最低溫度攝氏零下四十度,最大積雪厚度卅公分,沿線土壤最大凍結深度達廿公分,對時速兩百公里以上的列車安全影響甚鉅。
為此,大陸鐵道部組成廿二項科研組,研究解決路基「凍脹」控制技術,適應極低溫的高寒動車組,以及牽引供電、通信信號等設備的低溫適應性技術。
周黎指出,因無先例可供參考,兩張時刻表是為累積運營、檢測與維修經驗,但他也強調說,運行列車是專為高寒地區而設計,且九月至十一月已試跑多次,驗收結果顯示達到設計標準。
哈大線開通後,東北主要大城時空距離將大幅縮短,且因客貨分線,鐵路貨運每年將釋放出一千萬噸運能,最重要的,關內關外溝通孔道打通,未來人員、物資、資金交流將更加密切。,
聯邦銀(2838)5日股價收平盤,
,收盤價11.1元,
,成交張數893張。聯邦銀將配發0.917元股票股利,
,目前還含權0.917元,
,以現在股價11.1元計算,
,還含權將近1元,
,股價低檔應該有限。聯邦銀去年配股0.4元,
,今年股票股利水準比去年增加不少,目前股價還在年線之上,年線應具有不錯的支撐。,
「民間投資力量才是無窮!」為加速民間投資、刺激景氣,
,新北市長朱立倫上午指示市府各局處針對重大公共工程及民間投資個案進行專案檢討,
,並予匯整、列管,
,讓新北市成為「歡迎投資、解決投資障礙的城市」;朱立倫更針對公務員考評,
,「不是清廉、認真就好」,
,他說,
,凡事推諉、不願負責、官僚,
,對招商不利和民眾造成傷害者,「不能教育訓練的,就予排除、淘汰」。,
透過網路號召,
,四、五十位來自台灣各地的朋友,
,集聚在一處深坑山區的村子前,
,等候工作的派遣。
他們的前面堆積著貨車從山下運上來的木條、木板和防水布等。接下來的任務,
,要把這些建材扛到深山裡,
,放置在一間草厝的院埕。
草厝是村裡最遠的一間,
,孤獨而遙遠地坐落在森林裡。一百年了,
,這間草厝露出頹敗老朽的樣貌,
,若不整修恐怕會毀壞。住在裡面仍堅持植茶種稻的阿公們,
,很想修復,卻已八十上下的年紀。
村裡的壯丁不忍阿公們爬上屋頂修繕,因而決心幫忙,希望在歲末年終時,好好整建草厝,讓老人家過一個好年。從去年底,他們便不斷上山工作,迄今接近一個月,完全不求回報。
如今還有最後的工程,必須換梁拆柱,整修大廳內部。進而,重蓋護龍的屋頂,以及打石鋪階。興築的建材,已傳喚到了;諸多物料,堆積成塔。但只靠村子裡的壯丁是不夠的,還要更多山友伸出援手。於是,我們在網路發起扛運的活動,希望認同者願意來當一天的志工。
這一號召受到熱烈響應,那天的扛運便有村子的壯丁、草厝的阿公,以及許多陌生的網友。人人評估體力,各自挑適合的建材。大夥兒四、五十人,包括小孩,人手一料,很快把所有建材分光。大家分別扛著,穿過蓊鬱的森林,走向草厝。有了眾多志工的分攤,阿公們就不需要來回扛個十來趟。
我們還有一個說明會,讓大家了解草厝存在的意義。那是阿公們的住家,也是大家的家園。年節時,若能讓一間百年草厝恢復原樣,煥發地坐落在台灣的森林裡,這是多麼教人振奮的美事。
森林裡草厝那頭,阿婆知道有很多人會義務扛建材到來,自是感激不盡。一大早就在傳喚割稻飯。中午前,兩大鍋茶油雞麵線和高麗菜麵條就備便好,感謝大家的辛苦。
平地人早已失去這種人與人的互助,無私的幫忙。但在這座我走訪了十多年的山區,村人仍保有換工精神。過去,他們便常翻山到另一村,幫忙農務。等自己家裡有事,隔壁村的也會過來相助。彼此不會計較誰付出得多,而是盡量扶持,讓彼此都能過好日子。這一幫忙是無償的,唯一的回饋就是割稻飯。
換工是飽富人情味的生活內涵。早年鄉下生活困苦,農耕機具不發達,才會出現這一美好行為。以稻作為例,稻米每年有兩期。從翻土、插秧到稻穗收割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早年家家戶戶雖人丁旺盛,遇到農忙時節,往往還是人手不足。此時就得仰仗左鄰右舍支援,才能及時收割、打穀。大家相互幫忙下,一塊塊田地共同搶收。如今農耕機械發達,難有機會看到村民互助合作的情形了。
現在的年輕人流行換工假期,藉此打工到處旅行,增廣見聞,應該也有這種精神吧!但在離開台北不遠的深坑山上,村子裡的壯丁繼續此一古老的互助模式,那是比較接近奉獻,不求回報的信念。加上號召網友,集聚一個地方,彼此不認識下,幫忙阿公們完成半世紀的心願,更深化了這個意義。
隔了一星期,這個換工又有了第二波,這次是清理老舊的磚瓦。接著,第三波,換成搬運砂岩石塊的工事。陌生的義工也繼續不斷出現,一個接著一個。
去年,一連串食安問題和環境汙染,讓我成為悲觀主義者。但斯土斯民,還有此一新的換工精神,我彷彿看到來年的彼岸,仍有一股篝火,溫暖而明亮地升起。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