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站立黑衣者)十五日在新疆和田縣農牧民技工學校考察。(新華社) 分享 facebook 中共第七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日前在新疆和田召開,
,中共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首次以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身分現身。汪洋除了負責宗教、民族和統戰事務外,
,今後還負責新疆維穩工作。自二○○九年烏魯木齊的「七五事件」後,
,大陸新一輪援疆工作全面升級,
,首次全大陸對口援疆工作會議於次年在北京召開。本次(第七次)會議統計,
,自二○一○年三月大陸對口支援新疆啟動以來,
,援疆累計投入資金近一千二百億元人民幣,
,選派幹部人才一點七五萬人次,
,柔性引進人才約七萬人次。 大陸官媒稱,近年來,援疆工作以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為基礎,以凝聚人心為目的。新疆整體局勢持續穩定,形勢持續向好,已經連續卅個月,無暴力恐怖攻擊案件。據多維新聞,在十四至十六日的這次會議中,汪洋首次以「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身分亮相。他在會議上講話時強調,對口援疆是國家戰略,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重要舉措,要堅持全面援疆、精準援疆、長期援疆。這是汪洋就任中共全國政協主席以來第三次赴新疆。二○一八年四月,汪洋赴新疆調研,為時五天;今年三月,汪洋再赴新疆調研六天。據悉,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是中共中央關於新疆工作的議事協調機構,具體執行的辦事機構是中央新疆辦。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成立於兩千年,成員來自中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武警部隊和國家宗教事務局等部門。自設立時起,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的組長一職一直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十八大之前組長由身兼中共政治局常委的中共政法委書記擔任。二○一三年五月,時任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首次以該小組組長身分考察南疆。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的組長由汪洋接替俞正聲,是因接掌全國政協主席,主管統戰宗教和民族事務,有前例可循。而新疆小組辦公室主任則由國家民委主任轉變成公安部副部長出身的侍俊,未來維穩、打擊「三股勢力」(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是新疆小組最重要的工作。新疆自治區書記陳全國、中央統戰部長尤權,以及十九個援疆省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負責人出席並在會上發言。,
自從馬英九總統兼任國民黨主席以來,
,黨中央功能被弱化的情況就越來越明顯,
,黨代表、中央委員和中常委選舉,
,也越來越不受重視。不過此次中常委選前,
,卻傳出被稱為「26聯盟」的中常委候選人集結換票,
,吹皺一池春水,
,也讓國民黨中常委選舉再度受到矚目。
有人解讀26聯盟是「地方派系結合」,
,也有人認為是「反馬勢力聯合」。但其實從名單來看,
,這兩種說法都不一定正確。首先名單裡雖然不少出自地方,
,但仍有商界如林榮德、連系人馬李德維等參與其中。而黃昭順更是明白表明,自己只是因為人情加入。
所以比較精確的說法是,聯盟確實排除了「馬的嫡系」,如厲耿桂芳、孔文吉、謝龍介等人,「排馬未必反馬」。嚴格說來,26聯盟只是「任務性結合」,是否會匯集成另一股黨內勢力,還有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備受矚目的接班人選如吳敦義、朱立倫,反而沒有明顯的「子弟兵」進駐中常會。其原因有二,第一國民黨的文化一向就是「棒打出頭鳥」,動作太大可能反而先成為打壓對象。第二是在2016總統提名前,至少還有一次中常委選舉,所以不必急於一時。
但無論如何,中常委選舉有候選人大規模集結換票,仍具有指標性意義。國民黨中常會現在雖被視為「雞肋」,但仍是黨的最高決策機關,所有黨內提名的遊戲規則,都在此通過、追認。,
樺漢董事長朱復銓。 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鴻海集團旗下工業電腦廠樺漢昨(29)日公告,
,由於有重大訊息待公布,
,今日起普通股及以其為標的的認購(售)權證均暫停交易。樺漢昨天不願透露今天停牌原因,
,市場推測可能與併購案有關,
,若成真,
,將是鴻海集團繼日前斥資251億元收購美國網通品牌Belkin之後,
,近一周內再度發動併購案,
,凸顯郭董壯大鴻海集團的雄心壯志。樺漢自上市以來不斷啟動併購,
,藉併購方式擴大營業規模,並成為同業仿效的對象,該公司近年最大的併購案就是併入德國工業電腦大廠S&T與Kontron,由於併入後需要時間調整,因此去年該公司放緩併購動作,這次樺漢公告暫停交易,市場認為,樺漢將再度啟動新的併購案。 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法人推測,樺漢併購的目的圍繞在工業物聯網領域,加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近年積極宣示搶進此一領域,樺漢做為鴻海集團重要成員,自然也同步跟進。樺漢董事長朱復銓之前表示,今年將導入「破壞式的創新營運模式」,並擴大中國投資,2019年起將大成長,樺漢未來的三到五年,力拚市值、營收及股價都朝千億元與千元邁進。朱復銓表示,在集團支持下,樺漢今年將擴大投資中國力道,在昆山設立研發團隊,專注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娛樂、智慧家庭、網路安全等領域。他說,由於FII將在中國掛牌,並專注工業互聯網發展,這讓樺漢的重要性大增,許多雲端基礎建設,需要用到大量工業電腦,包括機器與機器相互聯繫及資料收集、邊緣運算等,都由樺漢提供。此外,樺漢旗下瑞祺電將於4月中在台掛牌上市,樺漢轉投資沅聖科技目前也在興櫃,預計今年底或2019年初上市櫃。,
北京大學碩士李悠悠昨天為逝世20年好友發聲,
,實名舉發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沈陽在22年前性侵北大中文系女學生高岩,
,導致高岩自殺。示意圖/ingimage 分享 facebook 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沈陽近日被其學生實名指控廿年前曾性侵北大中文系九五級本科生(大學生)高岩,
,並汙衊高岩患有精神病,
,致其自殺身亡。北大昨天晚上回應指,
,將立即覆核情況。人民日報報導,
,北大教師職業道德和紀律委員會六日發表公告指,
,學校高度重視事件,
,要求該委員會立即覆核情況,
,並依法依規開展工作。廿年前,即一九九八年三月,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對這一事件作出事實認定,給出調查結果;一九九八年七月,北大僅對沈陽做出了記大過行政處分,但未予撤職。當時即有說法指,北大正籌備建校百年的一系列慶祝活動,不希望此事鬧大才以低調方式處理。時隔廿年後,本月五日,豆瓣網上一名自稱為高岩同學兼閨蜜的「李悠悠」實名舉報沈陽。李悠悠以回憶同學高岩的方式將此事再度公開,並獲其他同學力挺,紛紛在網上留言證實高岩的確是遭到沈陽的權勢威逼受辱自殺的。此案爆發後,在大陸高校界再掀巨浪。沈陽五日下午通過短信回覆媒體稱,網文中所稱與女學生發生性關係並致其自殺一事,當時北大中文系黨委和北京海淀警方均有調查和明確結論,根本不存在上述事實,網上「指責」均為惡意誹謗,「為此我將保留控告的權利」。沈陽向南京大學文學院黨委的情況說明中並稱,願意就有關情況,向黨委和領導做出說明。中國新聞週刊六日報導,舉報人之一、高岩的大學同學王敖說:「他要告我們誹謗,我們特別歡迎他來告,我們這麼多人,希望他把我們都告上法庭。然後我們法庭上見,不就完了!」當年的北大中文系系主任費振剛曾參與過對沈陽的紀律處分,他回憶說,當時高岩的家長是到北大黨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去申訴的,最後給沈陽記了大過處分,家長沒有提出異議。談及對沈陽的了解,費振剛說:「我是一個老人,對這個事情有我自己的判斷。當年,他是個年輕人,但是從師德講,這個年輕老師是有問題的」。,
基隆市徐姓男子涉嫌充當人頭,
,到大陸與無結婚真意的林姓女子辦理假結婚登記。事成林女將給徐8萬元,
,半年之後再按月付4千元,
,但徐到移民署接受訪談時露餡,
,自首是「假結婚」。檢方偵結,
,將徐和安排他到大陸娶妻的江姓、翁姓男子起訴。
檢方調查,
,徐姓男子因為缺錢,
,詢問江姓男子有沒有賺錢的機會。江男知道翁姓男子可仲介男子前往大陸假結婚牟利,
,安排徐和翁見面後,翁男在今年1月5日陪徐到大陸福建與林女見面,兩人隔天就到寧德市三都澳公證處登記,取得結婚公證書。
徐男與林女在大陸辦妥結婚後,林女付給他2萬元。雙方約定林女來台後,再付徐6萬元,林另要付4萬元給翁,由翁與江均分。林女來台半年之後,還要按月付4千元給徐男。
移民署今年3月14日依法訪談徐男到大陸娶妻事宜,因他是假結婚,在訪談過程中露出馬腳,當場承認是假結婚,希望自首減刑。
翁姓男子在庭訊時承認安排徐到大陸假結婚,但女方來台他和江才能賺到錢。江姓男子否認介紹徐認識翁,也未向翁索取2萬元紅包,檢方依違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關係條例起訴。,
冰桶挑戰風行全球,
,但似乎開始變調,
,不過也有溫馨。
印度女記者曼珠‧卡拉尼迪發起「米桶挑戰」,
,她表示,
,聽到冰桶挑戰後心想為何要浪費水,
,因此想到不浪費水的捐白米給弱勢行善辦法,
,她說,
,米是印度人主食,可保存好幾個月。
和冰桶挑戰規定相同,民眾捐1桶米給需要的人,拍照貼在網路上,點名親友跟進;如果不捐米,可捐100盧比(約台幣49.5元)給公立醫院。
米桶挑戰引起回響,成為印度熱門話題,並有臉書粉絲專頁,已有成千上萬人按讚。
此外,美國影星麥特戴蒙也不想浪費乾淨的水,因此使用馬桶水完成冰桶挑戰。
不過,英國18歲的藍卡斯特卻從事另類冰桶挑戰,從廢棄採石場24公尺高處跳入水中,釀成溺斃悲劇;以色列空襲加薩走廊,巴勒斯坦記者阿洛爾將冰桶換成砂桶,把空襲毀損房屋的砂礫裝在桶裡倒在頭上,提醒世人莫忘巴人艱困處境。,
張正偉想要挑戰最速千安紀錄。 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花花」張正偉6年中職生涯累積881支安打,
,今年可望完成千安里程碑,
,甚至邁向超高難度的最速千安紀錄。他自知難度極高,
,不給自己壓力,
,也從去年郭嚴文的連續33場安打紀錄中學到一課。中職最速千安紀錄由林益全以744場、3168打席所保持,
,張正偉目前累積出賽676場、3009打席,
,打席確定無法改寫紀錄,
,場次部分也是五星級難度的挑戰,
,等於要在68場比賽內敲出119支安打,平均每場要有1.75支安打的產量,張正偉笑說:「就是每場要有2支的意思。」張正偉表示,「會把握每一場比賽、每一個打席,但每天的狀況有好有壞,要維持場場至少2支安打,真的難度太高了,越快達成千安當然越好,但不會去多想追求紀錄。」張正偉去年看到郭嚴文在外界關注之下,仍然步步疊高中職連續場次安打紀錄,「壓力一定很大,但他克服了。」張正偉提到,他在2012年挑戰連續場次安打時,最終停留在27場,就是輸給了自己的太過在意。「當時還太年輕,現在比較懂得去釋放壓力,不會一直只想著怎麼追逐。」他透露,也曾向彭政閔、周思齊、林威助等人請教克服壓力的方法,去年更看到郭嚴文的實際示範,「他們的心很強,自己也該長大了。」,
圖/司法院提供 分享 facebook 司法院昨天公布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將在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設「大法庭」統一法律見解。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
,未來將用裁判解決歧異,
,透過個案闡述法律精神與意涵,
,但大法庭只處理法律爭議,
,非個案終審裁判。判決見解歧異被司法院視為司法不受信賴原因之首,
,人民更常一頭霧水,
,司法院希望藉大法庭解決此問題。行之百年的判例及最高法院目前的民、刑庭決議等統一法律見解方式,將走入歷史。前總統陳水扁、前立委林益世貪汙案,究竟要採法定職權說、實質影響力說還是折衷說,還有趙建銘所涉台開內線交易案不法所得計算,未來可能須賴大法庭統一見解。草案規定,最高法院將由各十一名法官組成民事、刑事大法庭,最高行政法院設九人大法庭,成員二年一任,為任務型編組。各審判庭受理案件後若認為法律見解與先前裁判不一,與各庭意見歧異,就有啟動大法庭程序的義務。草案也規定當事人得促請受理案件的審判庭行使歧異提案職權。司法行政廳廳長王梅英指出,大法庭新制改革除要統一見解,也要做到公開、透明。提案法庭在裁定後,就必須公開提案內容,大法庭則須行言詞辯論,並採強制律師代理制度,也可請專家與學者表示意見,類似憲法法庭。如果日後受理其他案件的審判庭認為大法庭見解已「不合時宜」,仍可提請大法庭裁判。一名法官舉例,幾年前有國立大學教授、副教授拿不實發票核銷專案研究經費案,針對國立大學教授算不算「刑法上的公務員」曾引發辯論,最高法院最後認定他們不是公務員,被告們獲輕判,卻讓其他公務員不服氣。若能透過辯論,請專家、學者到大法庭表達意見,最高法院的法律見解能更服眾。,
縣內大型「農地工廠、餐廳」不斷冒出,
,桃園地檢署決定站到第一線出擊,
,將由檢察官要求違建者拆除,
,否則重懲,
,檢方也願意當縣府後盾,
,全面整頓農地工廠。
桃園地區近兩年來,
,農地違規蓋工廠氾濫,
,主因是新北市強力取締,
,業者流竄桃園另起爐灶,有人專門「包辦」農地工廠,全套作業由專人處理,包括楊梅、平鎮、中壢市、蘆竹鄉等地,都有這種大型農地工廠、倉庫、花園餐廳,違規營業賺大錢,卻沒人管。
依照縣府現行作法,雖然即報即拆、拆除後再建就移送法辦,法院簡易處刑後,違規者若繼續蓋,縣府就不再拆除,等同「就地合法」,依法院目前量刑,多半是判罰金,等於花十多萬元,違規工廠再蓋就沒人再過問。
檢察官日前勘察楊梅一處農地工廠,發現廠房數千坪,業者還規劃第二期、第三期廠房,區內還有專用道路,有如私設小型工業區,區內有鋼鐵、木器加工、機械、修車場等。
檢方認為農地工廠違規經營,汙水沒接管到工業區處理中心、廢氣任意排放,不受管制,形成合法工廠管制嚴、違規工廠沒人管的怪現象,甚至還有製毒工廠、贓車解體場藏身在這種農地工廠內,成為藏汙納垢之地,且背後可能有黑道介入,因此決定站到第一線執法。
依檢方規畫,違建拆除再建移法辦後,檢察官將針對大型農地工廠現場勘察,要求自行拆除,業者拒拆就起訴求重刑,如果判處易科罰金,檢方會以不准易科反制,一定要讓拒絕拆除的負責人坐牢。
另外,檢方也研議由縣府直接以區域計畫法移送農地工廠,跳過建築法要拆除再建才移送的程序,以便快速制裁違規行為。,
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爭議延燒,
,潘文忠請辭教育部長,
,並表示希望「所有的政治操作能就此停止」。 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為了台大校長遴選爭議,
,潘文忠昨天請辭教育部長獲准,
,並強調「希望所有政治操作能就此停止」。潘文忠話講得正氣凜然,
,擺出一副烈士從容就義的架式,
,但從民進黨企圖用卡預算干預大學自主,
,還組前所未見的跨部會諮詢專案小組,把卡管當成教育部最大的正事,潘文忠說的停止政治操作,是說給誰聽?有別於過去教育部長多是大學校長級人士擔任,出身國民教育體系的潘文忠,雖然上任後面臨不少挑戰,但也有人期待,潘文忠的上任能健全國教體制。不過潘文忠上任以來,卻任由政治綁架,從十二年國教課綱、文言白話文比例,教育部沉默、怯懦、一再退守,卡管事件更完全漠視大學自主,潘文忠不但沒讓人感受到教育改革的契機,只讓人覺得喪失文人應有的風骨。 在民主政治中,不管一個候選人是否有受到質疑的案件纏身,只要還是在偵查中,只要是經由民主機制當選,就沒有理由不讓他宣示就任,如果最後涉及的案件罪證確鑿,才能依法解除職務或是公民罷免。管中閔是台大民主選舉的結果,相關違法登陸兼課的指控,都還停留在調查階段,潘文忠卻甘於被政治操弄,無視台大的民主結果,就是不發給管聘書。行政長賴清德今天則說,不會以解決台大校長遴選案作為選擇部長的條件,認為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民進黨卻從預算下手,並把媒體爆料當成卡管的理由,教育部更不知從哪來的依據,逾越權限組成跨部會諮詢專案小組來查管中閔。沒有來自高層的政治指導,單單憑潘文忠,如何能叫得動其他部會?更讓賴清德口中「很小的事」,變成民進黨鋪天蓋地追殺,卻騎虎難下的「大事」。不可否認,管中閔當選台大校長對某些人來說是個意外,但畢竟這是台大自主的民主結果,民進黨卻運用各種政治力量未審先判,用盡洪荒之力要拉下管中閔,現在一拖超過百日變成鬧劇,民進黨該好好省思潘文忠的提醒,「希望所有政治操作能就此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