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阿婆說,
禮車推薦
,客家人最不耐餓。別人我不知道,
花蓮民宿
,但我真的被她說中了,
婚禮攝影
,如同脆弱的隱疾為人揭發,
花蓮民宿
,不敢否認。她言之鑿鑿,
天鋼
,我無所遁逃。感覺自己天生就被貼上怕餓的標籤,
西屯區清潔公司
,一張宿命的客家符咒,
台中禮車出租
,三不五時就會發作。
肚子餓確實是事態嚴重。台灣北部客家庄,早年有一首失傳的客家童謠,正是描述有一個客家人,因為不耐餓而失神失智。
阿才哥, 弓蕉, 到楊梅肚笥枵。田脣草,亂竄咬,咬到一個大蟻包。
小時候我唱著童謠,遙想那個擔大肩小的阿才哥,挑著一擔香蕉步履蹣跚跋涉遠途。道中肚子餓,無以充飢難耐失神,竟學水牛食起田埂上的青草果腹,而且是亂竄亂拔飢不擇食,我心同情至極。直朗朗問我阿婆,阿才哥何不食蕉?她回我:青蕉初採,澀不可言。我聽聞後,對阿才哥更生憐憫。真的,餓很難受,可憐的阿才哥。
很多人都忘了這段童謠,我卻牢記著四十多年,因為我可以體會阿才哥方時的無助。肚笥枵,客家話肚子餓的意思。小時候,阿婆常問我肚子會枵嗎?這一句家常話,有溫暖,有憐愛。
客家人為了要應付粗重的勞力工作,三餐盡以耐飽的食物為主,很少食粥,因為粥不耐餓。有一次我一大早食清粥上學,未到午時幾近昏去。那時鄉下學校並沒有帶便當上學的習慣,我們同學全都是走路回家吃中飯。在將近二十分鐘的路程裡,必須要經過田野小溪。設若童謠中,沒有阿才哥咬到大蟻巢的說法,我想那一回我會選擇當一頭水牛,將一條田埂的青草食盡。那天我在途中,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顛三倒四的走著,口中吐出白色的泡沫,如同一隻受盡驚嚇的穿山甲。餓,竟然如此可怕。走著走著,越走路卻越長,感覺自己在大白天,莫名其妙的陷入了如墨夜般的鬼打牆,怎麼走也走不到家。最後是我二哥扶我回家的,我在哭哭啼啼中連吃了七碗白飯。
長大後我離開客家庄,求學工作,其後在長達二十餘年的公務生涯裡,我謹守正餐時,一定要將自己肚皮撐漲為第一原則,免得開會時失神失智言不及義。我有越來越深的感覺,客家人對於「枵」字的認識,是直來直往的,是餓得慘兮兮的拐鬼,除了不耐餓,就是怕餓,此外別無歧義。不像台語中的「枵」字,擁有豐富的聯想,諸如「喙飽目睭枵」般的隱喻貪婪,又如「枵飽吵」說人無理取鬧。
我阿婆說,吃飯有多認真,做事就有多認真。身為客家子弟,我真正了解貪吃與怕餓,是不能混為一談的。朋友聚會,菜甫上桌,我不會慢慢聊慢慢吃。筷子起落間,我會正襟危坐認真的先扒兩碗飯。
別說我愛吃。因為我,客家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