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產業是高度國際化的產業,
PC銘版
,但因兩岸情況特殊,
台北系統家具
,及我方業者擔憂雙方規模不對等、可能遭鯨吞,
中部 租車
,目前中國大陸會展業進入我市場仍設諸多限制。但只要具備會展專業度、市場洞悉力,
作品集輸出
,台灣就不怕大陸來競爭。
台灣會展產業必須張開雙臂,
台中 監控
,迎接國際競爭,
海報 台北
,否則,
美髮椅
,只能一直站在十字路口猶疑不前。我們可借鏡德國做法,把世界經濟舞台,當成一個市場。
德國的漢諾威電腦展(CeBIT)移師上海舉辦,德國為何不擔心會造成本土產業及周邊效益空洞化?關鍵就在於人才、管理等專業「眉角」(knowhow)輸出,是未來一塊新藍海,只要是該領域佼佼者,不只輸出大陸,全世界都行。
近年來,全球城市都把會展產業當成寶,主因會展產業及周邊帶動觀光商機,是城市行銷最佳管道。台灣為出口導向經濟,會展長年來被視為拓銷平台,但這樣的想法已和全球趨勢脫節,我們必須要提升到城市行銷的戰略思考。
但是,此思維不代表得打造一城一會展中心,台灣市場規模就如此大,百花齊放的結果,恐變成「自己人打自己人」,或出現更多的蚊子館。
台灣指標展覽、老字號的台北電腦展(COMPUTE X),近年來都轉型為資通訊綜合展。否則,產業景氣循環變化大,迎合了產業,卻忽略真正市場需求;展館如何衝高使用率,是重要考驗。
大陸市場的餅雖大,一窩蜂蓋展館,卻吸引不到買主、使用率低,增加不少蚊子館,連二線城市也不例外。
2009年起,政府投入高雄展覽館興建,高雄這塊會展處女地,從今年四月起營運至今,有人或許批評「門可羅雀」,這是實話,因為一間會展中心,據統計,得花上平均六年才能開始獲利;一年出租天數逾40%,是盈虧的分界線,如今台北世貿中心周邊的繁榮,也是30多年的累積。
政府的「台灣會展領航計畫」,太偏重量化指標,如冷冰冰的產值、就業人數、買主、展場面積等表面指標,而非真正的策略目標;會展不再只是傳統的商機洽談會,如何結合城市行銷,把台灣推到國際舞台,才是政府必須重視的課題。(本文由安益國際展覽董事長涂建國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