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接班後,
排名優化
,中國對台經濟壓力恐日大!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今天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
簡單料理
,未來台灣將面臨來自中國更嚴峻的挑戰,
排名系統
,包括重點發展產業同質性高、兩岸垂直分工體系台灣恐失去角色、投資中國帶動出口的模式瓦解、中國更大的貿易正常化壓力,
主機代管
,台灣必須早日進行產業轉型因應。
台灣大學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中心19日舉辦「從中共十八大展望未來」學術論壇,
年節禮盒
,討論中國18大後的政經局勢。中國18大後的經濟政策將依循「十二五計畫」,「調結構、穩增長」為目標,持續做經濟上的結構調整,經濟與中國密切的台灣勢必受到影響。
「台灣與中國在產業政策重點發展產業上,重疊性高。」管中閔認為,自前行政院長劉兆玄時代所提出的六大新興產業,以及後來的四大智慧型產業,內容多項與中國2011年開始的「十二五計畫」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疊,勢必要做出調整或是採行因應對策,以妥善的解決雙方可預見的競合關係。
「中國近年推行產業西進,造成原先台灣與中國間垂直分工的生產鏈,面臨斷裂的可能。」管中閔表示,台灣出口過度集中中國,在生產上台灣與中國形成垂直分工,但台灣缺乏關鍵技術及資金,面臨中國相關產業的虎視眈眈,過去幾年台灣經濟上所仰賴的「投資帶動出口貿易」,中國產業西進後,將面臨無以為繼的窘況。
台灣經濟過去靠台商投資中國,帶動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其中相當大的比重,在機械電機設備及精密儀器項目上,分別佔對中國出口的39.75%與19.92%,兩者相加高達近六成,而中國又是台灣的第一大出口國,占台灣40%左右的出口量。
此外,管中閔認為,十年前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但台灣一直以來過度寄望中國解決台灣經濟問題,比如在貿易談判中希望中國「讓利」,自始至終仍未對中國「貿易正常化」,未來必定要面對中國更強力的貿易壓力。【更多精采內容,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