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的民意支持度繼續下滑,
屏東裝潢公司推薦
,但她說要做「過去總統不敢做的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新的年度才開始,
進口椰子汁
,蔡英文總統就陷入國內外困境。年底多個民調更讓她在幾個政治人物中間墊底,
員林 美睫教學
,連一向比較支持民進黨(尤其是蔡總統)的年輕人及中南部選民都開始對她反感。為什麼?她的困境與她的風格及政策都有關係。從就任伊始,
童裝
,她好像就要刻意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強人」,
燈控開關
,一個「軟弱無能」馬英九的反面。就好像當年馬英九刻意把自己的清廉無限上綱,
台中 網路
,以突出他與陳水扁貪腐的對比一樣。這個做法原本無可厚非,
手機版網站
,因為台灣作為一個只有天災、沒有天然資源,強鄰環伺,又曾被殖民的海島,不安全感原本就比較沉重,渴望「強人」領導的願望也特別強烈。馬英九過度重視個人品德,忽略國家領導人應有的氣魄與擔當,事事退讓、時時道歉,待人從寬,律己(及府黨)從嚴。到第二個任期,他的「溫良恭儉讓」已在民眾眼中累積成「軟弱無能」,讓好不容易從陳水扁衝撞時期恢復安全感的台灣民眾再次感到不安。所以蔡的「強人」藥方是對的。問題是「強人」該做對的事;做錯事,後果更糟。迄今她的內外政策都極有爭議。而她為了展現強人強勢,又堅持咬緊牙根,經常寸步不讓,問題當然越來越大。在國內,她的施政重心好像從來不是「生產」,而是「分配」。不努力把餅做大,只忙著分配大餅,結果當然是順了姑意失嫂意。自二○○○年開始,台灣的經濟成長就一直落後於除了日本以外的所有東亞國家。台灣今天不僅對南韓望塵莫及,連菲馬泰等國都快速追趕上來。一般民眾感受最直接的就是長期的低薪。蔡總統上任廿個月,民眾不但沒看到這個頹勢被扭轉,甚至沒看到她提高國家生產力的努力。蔡政府及整個民進黨好像突然改奉社會主義,仿效中國共產黨當年在大陸掌權初期全力清算在野力量的做法。這種強人作風固然滿足了一些基本群眾的情緒,但更關心「生產」的中間選民,甚至年輕人及中南部民眾,都失望了。她的「強人」手段還相當粗糙無情。蔡英文的所謂「轉型正義」比起南非曼德拉的「轉型正義」,相差不可以道里計。南非當年種族隔離的「不正義」遠遠超過台灣的所謂「不正義」,但曼德拉依然本著包容與和解的精神,著眼於未來(而不是過去),採取溫和方式一步步轉型。反觀蔡政府,嘴裡說著「謙卑」與「和解」,卻急急忙忙動用立法、司法、金融、媒體、教育等手段,有時甚至不顧「不溯既往」或「無罪推定」等基本法治原則,強把權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手上。在內部如此分化人民,區分敵我,豈能不影響國內團結,乃至國家安全?雪上加霜的是,蔡總統的對外政策雖然口說「維持現狀」,實際上卻回到冷戰時期的「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她在中國大陸思想集中、力量快速崛起的時候選擇唯一對抗,在美國思想混亂、力量分散的時候選擇緊緊靠攏。環顧全世界,尤其東亞,這是何等「出眾」的戰略眼光!在兩岸重大危機沒有爆發之前,戰略選擇的錯誤還可以掩飾,但民間已經迅速感受到「現狀」被破壞的惡果。兩岸之間,無論貿易總量或人員往來人次,都幾乎等同於台灣與美日兩個大國加起來的總和。民間的需求如此龐大,放到任何民主國家,政府都會透過多元管道,想盡辦法加以照顧。但蔡政府居然視而不見,不替民間解決問題,反專注於自己對抗型的意識形態,當然在台灣累積出居高不下的民怨。國內人心如此渙散,國力如此疲弱,對岸敵意如此上升,國際友我力量又如此混沌,台灣民眾內心的不安全感怎麼可能不浮上來。蔡總統的聲望怎麼可能不掉下去?馬前總統八年在國內以禮相待在野黨,謹守民主法治原則,在國外明確推動「和陸友日親美」的政策,試著把兩岸關係的「機會極大化、威脅極小化」。因此一直深受包括美中在內的國際社會肯定;在他風格缺陷暴露以前,在國內也得到很大的支持。經過一年多的實驗,蔡總統的風格強勢有餘,政策卻嚴重偏差。或許該是考慮實行「沒有馬英九的馬英九政策」的時候了。(作者為台北論壇董事長、政大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