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元首接受媒體專訪的內容上周見報後,
專業社群行銷
,網友好奇出口轉內銷的效果,
關鍵字優化
,其實,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若是處理不好,
關鍵字達人
,有時真會適得其反,
SEO達人
,像前總統馬英九多次接受國際媒體專訪,
網路行銷
,報導內容發生語意落差,得不償失。總統接受其他國家媒體訪問,目的是要宣傳我國立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透過國際舞台,向對岸發聲。像前總統李登輝在卸任前,利用「德國之聲」拋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說法。 後來,接任的前總統陳水扁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強調他在下台前,會推動新憲法,解決台灣主權不明的困境,以及提出他對第二共和的看法。不過,一開始登上該媒體網站時,標題卻是「台灣準備和北京展開新衝突」,總統府看到後,人仰馬翻,立刻展開危機處理,要求更正,並還原當時談話內容。馬英九擔任總統期間,接受國際媒體專訪過程,同樣發生一些翻譯不同、彼此對語意理解差別的問題。像接受「亞洲華爾街日報」訪問,對於「兩岸能否如大陸所期待的達成統一,得看未來『十年』情勢發展,目前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當時,爭議內容是馬英九是「數十年」(decades),還是「十年」(decade)。另一次是接受「美聯社」專訪,馬英九談到「民主、人權是兩岸締結政治聯盟前提」、「2012年連任後會與中國展開政治對話」,由於事涉敏感,總統府趕快出面滅火,強調2012是美聯社方面所提出。早期時候,馬總統常用英文回答外媒提問,後來怕無法精確表達中文意思,特別是兩岸關係的描述,後來多數是改用中文回答,只是中文又翻成英文報導,可能又有偏差,這也使得總統每每要接受外媒採訪,如臨大敵,又愛又恨。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