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是飛鳥,
三角茶包
,滑過台灣上空,
植牙專家
,看見的,
呼吸器
,會是何種景像?導演齊柏林與「看見台灣」,
法式光療
,讓我們化身飛鳥,
台中豪宅
,以鳥目觀看我們所安居的命土。入目所見,
轉骨問題
,是我們不曾經歷的觀看高度、不曾目睹的台灣之美,
狗狗大小便
,也是不願面對的台灣真相:「國在山河破」。
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沒有大牌卡司,
專業攝影
,只有一幕一幕的真實,
狗狗訓練
,卻打動我們內心最柔軟之處,正因為唯一的主角,是台灣。
由不可思議的高度與角度中,我們驚嘆故鄉美麗如斯,是人眼不曾看見,只由鳥兒獨享;於是也在一個一個的鏡頭中流淚,國土的破敗、摧殘、毀壞,逼在眼前。齊柏林傾一己之力,集眾多善意扶持,凝聚物力與資源,終能在九十分鐘的影片中,讓我們再度面對生態沉痾,一同在黑暗中為台灣傷痛。但是我們無法像候鳥般遷移,因為這是我們唯一的家。
說來殘酷,金馬獎的加持、創紀錄的票房,竟然是建立在台灣的殘破之上。政府各部會紛紛包場,邀請媒體與官員進場感受震撼,接受「生態教育」,無非也是諷刺──片中的每一樣問題都已發生數年,甚至數十年,主管官署及觀影官員應該不會是「看了電影才知道」?
影像力量果然深具感染力。江揆在「看見台灣」之後,成立「搶救台灣專案小組」,周五就要開會。期待「組成專案小組」、「跨部門會議」,不會又是政治公關的「止血」動作,搶救台灣大地,需要執政者真實的政治決心,請展現「在乎台灣」的氣魄來。
將感動化成督促政府的力量之外,每一張電影票,更應該化成我們每一人與台灣立約的承諾書,就從此刻起,既已「看見」,就不再迴避。面對傷害山林的高山茶、高冷蔬菜、美麗民宿,我們該建立「倫理消費」的態度,深思每一次消費,可能對台灣環境帶來的影響。
看見台灣,更是為台灣療傷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