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新任校長管中閔迄今仍未被教育部核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教育部連下七道公文,
高雄環港觀光
,就是不讓管中閔順利接任台大校長;為此,
雲林銀樓刷卡換現金
,台大師生昨天前往凱道示威抗議,
太平新式紋繡教學
,高呼「台大要校長」、「政治黑手退出校園」。此事已延燒近月,
vico椰子水
,仍不見蔡政府收手,
桃園紋繡課程
,亦提不出任何正當理由,
汽車工具
,完全是利用教育部的官僚作業程序橫加阻擋。此舉,
高雄海上用餐
,除凸顯蔡政府公然插手干預大學自治,
捐獻
,更暴露民進黨亟欲建立「綠色文化霸權」的私心正漫向社會各個角落。在台大校長遴選過程中,校內外親綠人士即聯手運作要拿下這個寶座,結果卻事與願違,管中閔意外出線。事實上,無論獨董的利益迴避問題或論文抄襲的烏龍爆料,台大都已做出調查和答覆,但教育部卻一意延長戰線,以為可以用程序杯葛改變台大校長人選,或至少達到羞辱管中閔的目的。如此粗暴的政治運作,究竟是教育部長潘文忠個人瞻望上意的作為,或者是民進黨立院黨團在公開杯葛不成後轉入地下的運作,在在讓人好奇。一個口口聲聲「改革」與「民主」的政黨,竟對台灣大學校長的遴選進行如此霸道的政治干預,實讓人看不出它的民主精神何在。管中閔最大的罪狀,恐怕就壞在「顏色不對」。顏色不對的人,竟然要出任以「台灣」為名的大學之校長,在綠營看來,恐怕就像割地失土般難以容忍。這和蔡英文要柯文哲認同「台灣價值」是一樣的邏輯:你不和我站在同一條線,你就是我的敵人,就要推翻。如果這只是台大校園內親綠力量的發洩也就罷了,但民進黨和時代力量黨團同時出手,再加上有教育部當打手,即可把政治意志灌注到行政執行面,才有此綿延不絕的張力。若放在民進黨拓展權力觸角的脈絡看,這樣的運作,實屬必然。民進黨上台後,打著「轉型正義」旗號通過的諸多立法,背後無一不隱含綠色霸權思維:希望透過立法和行政手段支解對手,從而使自己能長期執政,牢牢掌控台灣一切政治資源。對民進黨而言,光是政治層面的控制仍嫌不夠,所以才會把觸角伸向文化、教育層面。這從中華文化復興總會權力的奪取,高中課綱的文白比例的反覆表決強行修改,華視、公視人事的全面綠化與獨化,無一不是如此。「黨政軍退出媒體」,如今證明只是口號,「黨政軍退出校園」當然也是說說而已;民進黨的目標是:你退出,我進入。對民進黨而言,台大是大學龍頭,控制台大,就是掌握最高學術殿堂的控制權;文化總會是官方推動文化運動的龍頭,掌握文總,就是掌握官方的文化論述權。高中課綱文白之辯,是「去中國化」意識形態向下扎根的關鍵,民進黨當然不肯放手。至於華視在內的公廣集團是最有效的政府喉舌,有此利器在手,當然更便於控制輿論。從應然面看,民進黨認為自己已全面執政,就沒有什麼是不能做的。從實然面看,政治上的打壓,是殲滅對手的必要殘酷;對教育、文化的全面插手,則是要確保綠色價值的鞏固。唯有徹底掌握文化和教育的論述權,才能永久掌握政權。這就是民進黨要建立綠色文化霸權的背後思維。稍早法國在台協會在中正紀念堂舉辦「思辨之夜」,文化部長鄭麗君致詞時說,「德國人看到一個這麼巨大的(蔣公)銅像被崇拜,有些難過;民主社會不只是少數人的思考,而是讓不同價值的人溝通對話」。此話冠冕堂皇,但印證蔡政府的作為,卻是反其道而行。民進黨政府不僅不跟不同價值的人溝通對話,而且是由少數掌權者決定一切,從而引發連串的民主崩壞。台大師生為「台大無校長」事件走上街頭,正是民主之恥,也是蔡政府之恥。只看教育部的表現,當它擔任「政治打手」比「辦教育」更奮勇百倍,人們如何指望它辦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