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台灣的經濟已經沉悶了很久,
專業社群行銷 台中
,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後即乏善可陳,
專營FB粉絲團
,當時台幣對美元的匯率達廿五比一,
網站優化
,最近幾年在卅上下游移,
網域申請
,之前經濟成長率幾乎都在五%以上,
漸進式排名
,現在的常態是在二%與三%上下游移,
關鍵字如何操作
,狀況比日本與歐元區稍好一點,比美國差,今年我國成長率預估會低於二%。歐元區與日本的個人所得差不多是四萬二千美元、美國已達六萬五千美元,台灣只有二萬六千美元,長期與我們競爭的韓國、香港、新加坡是三萬四千美元、五萬二千美元、六萬二千美元。我們這種低成長,與主要競爭對手差距不停拉開的狀況不能持續下去,否則會積重難返。 當競爭對手跑得快,後起之秀(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等)來勢洶洶,國家欲振乏力的狀況沒有明顯轉機時,人民會信心低落、接受現狀追求小確幸,而且渴望別人幫助。一九九五年時日本個人所得已經與現在差不多,所以說日本失落了廿幾年。日本人這段期間中愈來愈保守,國內消費不振,社會福利支出沉重,公共投資不足,政府債務急劇惡化;企業與個人都希望政府幫忙,老邁該淘汰的大企業受到政府保護,新創事業難以產生,勞工也希望政府保護,農產品更不能隨便開放進口,年金改革鼓勵延緩退休,一言以蔽之,日本廿年來是個緊縮的社會。過去因為經濟繁榮,人民可以多年吃老本,工業與科技基礎雄厚,外銷還可以是經濟成長的動力,但是年輕人愈來愈啃老,所得無法增加,與父母住在一起,靠世代間財富移轉維持生活,出國念書的人少了,不敢生小孩,也不歡迎移民,更諷刺的是,美國已經比日本強大很多,還要藉貿易不公平的理由從日本獲利。新加坡魚尾獅公園對面的濱海灣金沙娛樂城,吸引不少新加坡人與外國遊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這些情況都正在台灣發生,只是,一九九五年日本發生問題時,比現在台灣的生活水準還高得多,當時台灣每人國民所得是一萬四千美元,僅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台灣該怎麼辦呢?努力學新加坡及美國!新加坡是小國,一九九○年代末期時國民所得不到二萬一千美元,與台灣同屬四小龍之一,但當台灣步履蹣跚時,新加坡卻勇往直前;美國是百年強國,永遠強調競爭,即使已經是冠軍,絕不容許自己成為亞軍。新加坡小,知道不可能凡事自己來,國家的關鍵策略是「槓桿」,利用別人的人才與資金到新加坡發展,國家的政策、法規、行動等等全部朝這個方向努力,例如新加坡只有六所公立大專學府,政府鼓勵新加坡人出國求學或者外國人到新加坡辦教育。台灣人口雖然接近新加坡的四倍,但其實還是很小,我們必須歡迎外國人來做我們選擇不做或沒有能力做的事,只要決心強,方向正確,我們的規模比較大,可以做得比新加坡更好。美國的立國精神是讓每個人可以自由冒險發揮。鼓勵競爭,促進競爭環境是政府一貫的政策,社會當然也保護弱者,但是相信強者愈多,對弱者的保護也會愈好,全世界私人慈善公益氣氛最濃郁的國家可能就是美國了。台灣人都充滿愛心,只要我們能像美國人一樣習慣於競爭與淘汰,我們可以建立制度讓強者保護弱者。沒有完美的國家,只要努力學習別人的長處,我們可以截長補短,青出於藍。(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