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與國家地理協會合作保護地球恆動不息極地探險計畫,
冥想自癒
,於聖母峰進行多項氣候變遷的研究。 圖/勞力士提供 分享 facebook 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於1905年開始販賣鐘表的時候,
W醫美級修護
,他一定沒想到,
led閃光棒
,百年後,
皮秒蜂巢術後保養正確步驟?
,他的手表不僅記錄人類首次登上聖母峰、首次深潛馬里亞納海溝等史上重要的時刻,
宮廟規劃
,而且很可能,
日本進口碗盤
,成為拯救地球的幕後推手。2019年,
陶瓷鴛鴦鍋
,勞力士於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辦國家地理探險家節(National Geographic Explorer Festival)期間,
台中人力派遣公司
,頒發兩年一度的雄才偉略大獎(Rolex Awards for Enterprise)。這獎項創立於1976年、是品牌經典蠔式腕表誕生50周年之際,
jtc工具車
,獎勵贊助竭力改善人類生活、保護世界自然或文化遺產的新計畫。 2019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得主葛瑞格庫爾坦(左起)、克里蒂卡朗斯、祖奧坎波斯席爾瓦、汪郁雯、布萊恩基塔。圖/勞力士提供 分享 facebook 這個獎並非表揚成就、而是創造成就的獎項,至今已成功協助14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得獎者,為世界做出更多的貢獻。而今年更近一步與合作超過65年的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年度慶典同時舉辦,為的正是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對於這個獎項,以及「保護地球,恆動不息」(Perpetual Planet)計畫的關注,聚焦迫在眉睫的環保議題。別說不在乎,環保問題關乎我們日常生活;已經進入食物鏈的塑膠微粒,讓我們每人平均每周吃下一整片信用卡的塑膠,地球暖化不是遠在天邊的北極冰山銷蝕而是鎮日燒灼在我們皮膚上的烈焰。勞力士推動的「保護地球,恆動不息」計畫共分三大層面,一是與席薇亞厄爾(Sylvia Earle)的「藍色使命」(Mission Blue)一起建立「希望點」 (Hope Spots)網絡保護海洋,一是與國家地理學會合作研究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透過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表彰拓展世界知識、促進人類福祉及保護自然環境的計畫。而這次的得獎者獲獎的計畫,也都在告訴我們,拯救地球是最重要的事,而要能成為現實生活中的驚奇隊長,唯有從人做起。減塑大作戰!25歲汪郁雯 研發回收再製新經濟這一兩年來,擱淺死亡的鯨豚腹中解剖出大量塑膠垃圾的新聞令人怵目驚心,歐盟和加拿大陸續宣布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台灣正在適應沒有塑膠吸管的生活,問題確實迫切。然而,多年來資源回收分類全部都丟進垃圾掩埋場之事時有所聞,每年全球共產出3.4億噸的塑膠製品僅9%真正被回收。主因回收塑料再製成本高過全新製品、而且用途有限,難道塑膠垃圾問題只能被動性減少嗎? 但有沒有可能,回收再製成為循環經濟?個子嬌小、聲音宏亮的汪郁雯,在16歲時參觀垃圾處理場後不斷問自己這個問題,今年,她和團隊的減塑回收再製計畫,得到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的肯定。PE材質的塑膠袋目前回收率極低,而得獎者汪郁雯研發出可以回收並製成具有經濟價值新商品的方式。 圖/勞力士提供 分享 facebook 要了解她回收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的神奇魔法,先要了解統稱塑膠的各種類別:「塑膠吸管的原料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PP),做成優格罐或充氣之後變成保麗龍的,是聚苯乙烯(Polystyrene,簡稱PS)。這些塑膠材質也很難解決,回收率低。但是像瓶裝水的PET,回收率最高,因為光是以加熱融化再製成新的PET瓶的物理方法回收,再製至少6次以上都沒問題。但目前沒有人回收全球產量最大的PE塑膠袋,它也不能當作燃料燒掉。」汪郁雯說:「把塑膠當成燃料的問題在於,我們只是把固體的垃圾汙染變成空氣汙染而已,根本沒有解決問題。」而限塑政策效果有限,是不爭的事實。「限塑的法令是提升大眾環保意識的絕佳手段,但影響的層面僅在消費者,現在最大問題在於產業面。例如,在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已經3年的舊金山,你若去參觀垃圾場,就會發現PE塑膠袋的量其實變多了。因為包裝廠現在製作這種塑膠包裝的速度比以前更快、運送起來更便宜、還能延長商品保存期限。日常生活的包裝中使用的PE太多了,即便大家都改用托特包取代塑膠袋,但是禁令並沒有減少塑膠袋。」她說,一磅PE的成本僅約30元台幣,若要廠商採用別的東西取代,那成本必然要至少差不多的廉價。每年全球製造的塑膠只有9%回收。 圖/勞力士提供 分享 facebook 從高中加入環保社開始到大學專攻生物化學,汪郁雯本來希望找出可以分解塑膠的微生物,但後來發現實在太慢,反而是直接以工業氧化劑就能大量分解PE塑膠,變成可以重複再製、有商業價值的化學中間體(chemical intermediates),最為迅速有效。「我們的方法大約3~6小時便能完成分解,若靠微生物需要很多天、甚至好幾個月。」汪郁雯說,「得獎後最大的目標,是希望能成功升級這實驗模組、確定能夠大規模處理。希望在2023年前,可以回收4.5萬噸的塑膠、減少32萬噸的二氧化碳。」保育動物建立與當地人共生共存關係入圍和提出動物保育計畫的人不計其數,但來自印度的克里蒂卡朗斯(Krithi Karanth)和巴西的祖奧坎波斯席爾瓦(João Campos-Silva)之所以勝出,關鍵在於他們的保育計畫都鎖定解決動物與當地居民的相處問題,是全球保育足以借鏡之處。印度農民跪在他的乳牛的墳前哀悼;他的牛因為受到住在附近國家公園保護區內的老虎攻擊而死。得獎者之一克里蒂卡朗斯協助他們聲請國家賠償。 圖/勞力士提供 分享 facebook 來自印度的卡朗斯,因為父親研究動物,從小就接觸野生動物:「我很早就很清楚,保育工作最艱辛的挑戰在於人,你必須要挑戰政府、必須要阻止盜獵、親眼見到人類和動物為求生存而起衝突…,當初父親希望我繼承他志業時,我拒絕了,因為實在太辛苦。後來到美國讀書,給了我一點空間和時間遠離印度,至2010年我才決定帶著所學回來。過去的21年間,我一直在從事各種類型保育工作,深入了解保育工作與人類關係的各種面向,包括:農業、畜牧、觀光等,在拯救野生動物時所有與人類有關的問題。」卡朗斯說,「美國和中國有15%的土地被列管保育,哥斯大黎加有30%,但印度只有5%,而我們有8億人口。」在印度,若家園或財產受到野生動物破壞,政府會提供補償與救助;但居住在保育區附近許多不識字的貧民,怎麼知道如何申請?全印度僅30%的人申請,代表有70%的人會因為無法得到補償或幫助進而怪罪、怨恨、甚至殺害這些動物。得獎者之一克里蒂卡朗斯,透過協助住在國家公園保護區附近的居民,來促進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相處。 圖/勞力士提供 分享 facebook 卡朗斯發現這個問題並開始設立免付費電話,團隊會到現場協助判斷是否成案並評估受損狀況、協助受害者申請補助,重新建立起人與野生動物共生共存的關係、阻止復仇性傷害。「我們主要確認政府的補助透明、不拖延、不消失。四年來我們協助送審的14,000案件中,只有7件被政府拒絕。」她計畫將目前10人團隊服務600個村落的成功模式推廣到印度其他的國家公園周邊,也非常歡迎有需要的人仿效她的作法,減低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巴西的漁業生態學家坎波斯席爾瓦,協助保育具有經濟價值的瀕危動物,讓當地的居民得以自行管理他們所擁有的生態多樣性,結果不但讓巨骨舌魚(arapaima)的數量增加了30倍,同一生態系內的海牛、水獺、烏龜和鱷魚的數量也都回復正常。巨骨舌魚是生活在巴西亞馬遜河流域的一種史前物種,最大身長可達三公尺、重200公斤,一直是當地人重要的經濟與食物來源。而這種魚類為了能在混濁的水域生存,演化出具有呼吸功能的魚鰾,每隔15分鐘浮出水面換氣時便會發出巨大的聲響,這也不幸成為這種魚被濫捕的原因,數量在過去10年內減少了40%。得獎者之一巴西漁業生態學家祖奧坎波斯席爾瓦,透過保護巨骨舌魚,與當地居民建立起新的淡水生態保育模式。 圖/勞力士提供 分享 facebook 「巨骨舌魚的棲地橫跨上百座湖泊,我們在湖泊上蓋設小屋、輪班看守保護,避免盜獵和商業濫捕。這樣的同時也維護了社區的安全、以及當地其他物種的安全。」模式其實是當地居民主動想出來的,因為他們發現,適度捕魚反而讓魚變多了、他們收入也跟著增加,進一步可建學校、醫療診所、增加工作機會。坎波斯席爾瓦希望能持續將這個全球首個淡水魚生態保育模式,推廣到巴西其他60個社區,希望在3年內讓巨骨舌魚的數量增加4倍。醫療科技大突破:瘧疾快篩、輪椅病患站起來瘧疾在台灣已經消失,但在世界各地每年有2.2億人感染瘧疾,其中喪命的50萬人多為兒童。在非洲的烏干達,每年感染瘧疾的1,300萬人中有3分之1死亡。沒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是瘧疾致死的最大原因。來自烏干達的布萊恩基塔研發出一款新的低成本新型設備Matiscope,無需血液樣本,即可在數分鐘內檢測出是否感染瘧疾,以便及早治療,降低死亡率。 圖/勞力士提供 分享 facebook 科學家布萊恩基塔及其團隊,借鏡當今智慧型手表檢測心律的光學技術,研發出無需血液樣本,就能在幾分鐘內,快速篩檢出是否感染瘧原蟲的全新手提設備Matiscope,希望以更快速、平價的方式確診,並能同步將檢測結果於雲端彙整,供政府分配醫療資源的數據根據。現行的瘧疾檢測方式有三種,都需要使用到血液樣本。透過DNA序列判斷的PCR法精準迅速,但價格昂貴;鏡檢法則是將血液樣本作成血片後染色、以油鏡檢驗,若在醫療設備匱乏的偏鄉,往往還需要送鄰近社區判讀,最常見的「瘧疾快速診斷試驗法」則是檢測血清抗原,是目前最平價的。基塔的機器可重複使用並同時蒐集數據,長期下來能降低成本,得獎之後他們希望能進行臨床實驗,將準確度從80%提升到至少90%。得獎者之一葛瑞格庫爾坦研發革命性的治療法,助癱瘓患者再次行走。 圖/勞力士提供 分享 facebook 入圍者在向大家介紹自己計畫的時候,瑞士科學家葛瑞格庫爾坦的影片,令在場來自全球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同時發出「哇」的一聲驚呼。螢幕上一個下肢癱瘓的年輕人,裝著他研發的植入式電子儀器「橋梁」,開始蹣跚步伐,而機器關掉的一瞬間,他忽然不動了;再啟動,他又能蹣跚前進。在沒圖沒真相的時代,這段影片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他的「橋梁」能在大腦下令的瞬間,協助將訊息傳遞到脊椎中樞,讓癱瘓者再次行走。「事實上,失去肢體運動的能力,只是脊椎受損的冰山一角;脊椎受傷時,包括膀胱等內臟器官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庫爾坦的機制目前著重於下肢的恢復。「我認為醫療突破有三大關鍵,第一階段是前期的科學研究;第二階段是從0到1,第一個人類患者的參與,例如影片中的大衛;第三階段是從1到1,000,量產化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因為有個人成功,其他人應該也可以,其實不是,要能量產化並送到每個需要的人手上,中間有很多關卡,」庫爾坦解釋:「在資本主義的制度下,很多投資者說你的立意很好、也很有成就,但市場太小了,世界上癱瘓的人數不夠多,沒錯,他們真的這樣說。」他的電子橋梁能提供足夠的刺激讓患者開始動,能動才能開始接受物理治療,大量的物理治療促進組織的生長,之後才能在沒有橋梁的狀態下主動自己行走。關鍵在於患者必須在脊椎受損後4周內植入電子橋樑,而漫長的物理治療費時7到13年不等。「在我有生之年要治癒癱瘓機率渺茫,但我們希望能改善脊椎受損者的生活品質。」投身相關研究近20年的他這樣說。從聖母峰看氣候異常不可否認,要拯救地球,勞力士的野心很大。除了頒發雄才偉略大獎,這次刻意與國家地理探險家節同時舉辦頒獎典禮,也特別邀請了參與極地探險(Perpetual Planet Extreme Expeditions)計畫、於今年4月至6月期間於聖母峰展開首批研究的不同領域科學家分享他們所為。1954年《國家地理》報導艾德蒙希拉里爵士與丹增諾蓋成為全世界第一組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探險家故事,陪伴他們締造傳奇的正是勞力士腕表。圖/勞力士提供 分享 facebook 這個由勞力士贊助的30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包括地質學家、冰河學家、生物學家、製圖員、氣候學者。他們在8,427公尺高處設立了全球最高的氣象觀測站,希望能更近一步了解氣候變遷的影響;並萃取冰芯(ice core)希望能分析出興都庫什(Hindu Kush)和喜馬拉雅山脈冰川的水源系統的健康,因為這裡的融冰是全球20%~25%人口的水源來源。結果如何?我們還不知道。但由衷希望人類聽見的是秒針恆動不息的滴答聲,而不是倒數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