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陸續推出待用餐及「食物銀行在台灣」的追蹤報導,
微波料理
,由食物到實物,
租車網
,串連起「給」與「受」,
簡單料理
,成功推動行善平台,
網站排名如何操作
,引介理念,
租車公司
,更強化實踐。期待以媒體結合民間力量,凝聚經驗與愛心,促進有效的正向改變。
由報導及紛至沓來的回響,給了我們幾點啟示:一是台灣民間充盈隨手行善的能量,二是社福機構推動新服務的創意充沛,三是企業參與與提供服務的意願很高。
首先,談台灣社會豐盈的善意。台灣民眾不分城鄉都有一股「隨時願意給予」的行善力量,一旦有人架起平台、提供支點,這股力量便能順勢湧出,修補社會底層弱勢的匱乏。以「待用餐」為例,最早響應的行善者許多只是小攤小店的經營者,他們賺取的只是蠅頭小利,卻願盡一己之力協助身旁的飢貧者。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外發源的「待用」原型,是由「消費者」預付款給店家,待需要者取用,店老闆並未付出實際成本。而台灣的「待用餐」,卻衍生出自己的獨特樣貌,不僅是小店老闆主動跳入「行善循環圈」中,更把「咖啡模式」發展成「餐食模式」,甚至自己吸收食物成本,讓「待用」概念大大的進化了。
第二,是社福機構樂於嘗試新的服務模式。社福機構的日常工作相當繁重,以家扶基金會為例,其原初宗旨是在扶助兒童,但當他們意識到社會有新的能量與新的需要,不僅樂意運用其經驗代為構思行善方式,並出力整合全台的供餐和物資捐贈平台。這種「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第三,是許多企業積極發揮以產品或服務行善社會的心意,俯身成為串起需求與捐贈的橋梁,卻不求收割美名。例如,新竹物流貨運已成為眾多NPO(非營利組織)不可或缺的合作行善夥伴。在聯合勸募協會的「物資捐贈平台」中,多家外商捐出六個月效限內的即期商品,讓「準銷毀物」發揮最大效用,成為弱勢可以使用的物資;而新竹物流提供的免費服務,讓愛心能夠抵達終點。
從眾多美好的故事與事後的回響,我們也看到其間有若干可以調整及提醒之處。
首先,依既有經驗,捐贈食物或實物的高峰常出現在年節,大批的應景食品湧入,如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然而弱勢家庭不見得有冰箱可以儲存,或有電鍋可以蒸食,又難以餐餐拿來當主食溫飽。也因此,「實物銀行」在扮演供與需的媒合時,需有更周全的勸募設計。這點,全聯福利中心近年推行的「愛心福利卡」模式,或可參考。全聯與社福機構、多個縣市社會局等合作,由全聯發行「愛心福利卡」,每月加值一定金額,由社工陪同受助者就近到全聯購買所需物資。如此,中介機構不需另置倉儲,也把「決定需求」的選擇權還給受助者。
其次,待用餐平台已吸引不少商家加入,但如何讓需求者得知取餐管道,仍有待不同公私管道的擴大關注。至於受助方式,也可再細緻些。不難想像,有些「新貧族」要在旁人注視下走向愛心店家,表明要領取待用餐,恐怕也有些尊嚴及標籤化疑慮需要處理。
最後必須提醒的是,當公民社會匯集眾力為行善找到新的支點時,固然解決了某些人當下的匱乏,但亦絕不能忽略解決飢貧背後的體制缺失。如同歐盟在金融海嘯後的提醒:「食物銀行」的慈善制度解決了些許問題,卻削弱了政府在更大格局上應盡的責任。亦即,要解決扶弱濟貧及貧富差距,政府切勿忘卻自己的責任。
台灣這波待用餐風潮與食物/實物銀行的美意,如同畫家米勒筆下的「拾穗」,田地莊稼總不割盡,留下些許,送予窮困,綻放與人共善的高貴德行。拾穗精神在台灣以新形式展現,值得我們珍惜與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