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泰銀行(2837)今天在台大舉辦第一場校園徵才巡迴說明會,
,由於萬泰銀行即將併入開發金控(2883),
,因此開發金控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張立人成為今天說明會的「特別嘉賓」,
,率領人資主管一起到萬泰銀徵才說明會,
,向參與學生說明加入萬泰銀與未來併入開發金控的發展,
,強調未來開發金控將以萬泰銀為主力,
,投注資源大力發展商銀業務,
,因此亟需優秀新血加入。
萬泰銀行將在台大、政大等多所大學舉辦巡迴徵才說明會,召募儲備幹部(ET),第一站在台大舉辦,由於萬泰銀即將併入開發金,因此張立人也代表開發金控到場,向出席的學生說明開發金控未來發展方向,並接受學生提問。過去萬泰銀前任董事長盧正昕相當重視徵才,校園說明會均親自參與,盧正昕辭職後,改由總經理張立荃撐場,除了各部門高階主管外,張立人也到場支持。,
中國大陸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來台刊登廣告,
,將招攬100名台灣正、副教授等高教師資;福建省去年招聘了132名台灣高教師資,
,今年將進一步招聘200名。另外,
,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也已經擁有50位台灣籍教授,
,占該校師資一成左右。這幾則新聞,
,已將台灣高教界擔心的人才危機表露無遺,
,政府若未能積極回應,
,則高教危機將迅速引發,
,連鎖導致菁英大學生外流,
,頂尖高校將蛻變為「非卓越人才」培育所,高教危機將導致國家危機。這些消息披露後,教育部卻認為「台灣培養的博士被世界其他地區聘用是好事,代表我們培養的博士水準被肯定」。這種回應將問題過於簡化,若非對問題缺乏理解,就是在刻意美化問題。此一問題五年前即被學界提出,而且日益嚴重,政府卻毫無作為;似乎非得等到台灣頂尖高校已找不到優秀師資後,政府才會開始檢討。事實上,中國大陸向台灣招聘的,多不是台灣本地培育的博士,而是原來在先進國家獲得傑出學位,回台任教的最出色人才;極少數才是台灣本地培育的博士。大陸大學提供的年薪表面上約為新台幣120萬元,但另有住房補貼、科研啟動費用、安家費、保險、機票等,加上大陸一般生活費用低於台灣,實際上約有台灣兩倍待遇,且對教授在外兼職收入幾乎沒有規範,不像台灣處處設限,因此對年輕優秀學者的確具有誘因。對台灣的資深傑出教授,更常以行政職務和高薪挖角,特別是香港和新加坡。華人地區大量挖角台灣優秀教授的結果,將導致以後台灣高校中的傑出教授愈來愈少,優秀高中畢業生只好外流到其他地區接受高教,「人才外流」的狀況逐年嚴重,台灣的未來將黯淡無光。請問,這若不是國安問題,那甚麼才是?中央研究院是最早感受到人才外流威脅的機構,2011年5月,翁啓惠院長在立法院已經指出,五年來中研院辭職的61人中有半數是被三、四倍的高薪挖角。同年8月,中研院慎重發表了「人才宣言」,強調我國「正面臨空前人才失衡危機,需要不分朝野共同回應」,「各國均將人才爭逐視同作戰,大幅修改國家法令與政策,但台灣卻還未能面對事實,不知危機將至…」這份由中研院長翁啓惠、台大校長李嗣涔、蔣偉寧、高希均、施振榮、林懷民、嚴長壽等多位學界和清流人士署名的宣言,引發了馬總統重視,並在國安會議中提到「台灣人才流失已成為國安問題」。但是,時間流逝了五年,問題年年惡化,2013年8月國內首屈一指的衛星遙測專家陳錕山竟然棄職投靠大陸「千人計畫」,報效對岸的國家實驗室。如今,對岸公然侵門踏戶,撼動我高教基石,政府卻無任何有效作為,只能以「人才外聘是好事」回應?事實上,台灣高教人才外流的根本原因,是軍公教三者薪資綁在一起,政府在債務高漲下又多年無力調薪,導致高教待遇每下愈況,根本無力和外界競爭。最高學府台灣大學的多個科系,已連續數年聘不到可用人才,好不容易有理想對象時都被星、港高薪攔截,台大只好自己想辦法大幅加薪6萬元因應。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將軍公教三者分途,或將高教師資由一般教職人員中抽離、單獨敘薪,才可能以有競爭力的薪資體系,留住優秀人才,為國內培育菁英人才。目前,一套教職薪資適用於小學到大學教師,從最菁英的台大到所有公立院校,不管教師品質和教研投入狀況,待遇都一視同仁,這可能是全世界最社會主義的做法。這種假公平的敘薪制度已成為國家進步的障礙,造成連馬總統也承認的「國安問題」,不是教育部能夠單獨解決的;但行政院沒有適當作為,總統的關切也僅止於口惠。請問,國家要繼續如此沉淪下去嗎?,
法新社報導,
,義大利極右派北方聯盟黨魁薩爾維尼12日公開支持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以及英國的蘇格蘭自治,
,並說「希望威尼斯地區是下一個」。
薩爾維尼說,
,義大利北部的其他兩個地區:倫巴底和皮埃蒙特可能也會爭取自治。他認為,
,「減少歐盟權力並回歸國家與地區獨立自治的時候到了」。,
,,
,
,
「偵辦法官吳景彬涉貪案三年才動手?是跟監還是縱容?」檢察總長黃世銘昨天表示,
,跟監三年是為等待最佳時機,
,必須掌握十足貪汙瀆職證據才能動手抓人。據了解,
,最佳時機就是「交款」。
黃世銘早已指示特偵組檢察官林豐文,
,須人贓俱獲才能行動。因此,
,專案人員監控得知胡指示同居人黃月蟾出面收賄款後,
,本月廿六日監控收賄過程並確定賄款去向,
,廿八日搜索十六個地點,人贓俱獲。
檢方在胡住家查獲疑為賄款的現金二百萬元,洋酒等名貴禮品價值約一百萬元,還查扣胡以他人名義寄存銀行保管箱的二千餘萬元,漏夜聲押胡景彬等四人獲准。
胡景彬今年六十三歲,一九七二年畢業自台灣大學法律系,是馬總統同班同學;他司法圈的同學多已擔任各機關首長,例如,法務部前部長施茂林、現任台灣高等法院院長陳宗鎮、台中高分檢檢察長王添盛。據了解,陳宗鎮擔任台中高分院院長時,曾指示政風室緊釘胡景彬,也曾當面告誡老同學要好好做(法官)。,
日本夏普社長(總經理)高橋興三在四日的財報記者會表示,
,會在一個月內決定接受台灣鴻海或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的紓困重建案,
,但否認鴻海獲優先交涉權的報導。夏普社長高橋興三(右)記者會後被媒體包圍。 路透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四日董事會後,
,高橋主持記者會。高橋說,
,鴻海及INCJ分別來做簡報,
,夏普提出保留夏普DNA、盡量不裁員、技術不外流等要求,
,表示「鴻海有較多內外部(人才、資訊)資源。」強調資源多、不代表鴻海有利或有優先談判權,
,不過整場發言內容令人有鴻海占上風的印象。日媒報導,INCJ出資三千億日圓(約台幣八百四十六億元),要求經營高層全部離開,切割面板事業至「日本顯示器」與其他企業部門重整;鴻海由董事長郭台銘親赴大阪,提出七千億日圓(約台幣一千九百七十三億元),不裁員、不拆部門等條件。高橋說,出資金額是重點,董事會也關注誰能帶領夏普事業有更好的發展。技術外流的疑慮,他說,夏普與鴻海共同經營堺十代工廠(SDP)三年,沒發生過技術外流的事。二○一二年「鴻夏戀」破局卡在股價暴跌的出資爭議,媒體問這次鴻海是否確實承諾出資條件不會改變?高橋說,雙方交涉頗有進展,「我相信不會有大砍金額、取消條件的事發生。」他還說,SDP合作三年雙方建立了信賴關係,中間雖發生入股的事,如今仍彼此尊重。他說,若接納鴻海,可新增其他面板工廠的合作,對夏普委外生產商品、電子裝置零件等調度,也有很大的相乘效果;如果把面板切給INCJ旗下「日本顯示器」,在技術、生產等會有相乘效果。「日本經濟新聞」分析,若不選鴻海,夏普必須能說服主要往來銀行及股東,畢竟鴻海所提條件更優,INCJ則要求兩家銀行提供最多三千五百億日圓的支援。另一方面,郭台銘表示不會換掉目前經營團隊,也可能是暫時的,等到成功收購夏普後,「難保不會有夏普版的卡羅斯.高恩(Carlos Ghosn)登場」。高恩是法日聯營的「雷諾日產」執行長。2012年起「鴻夏戀」發展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財政部表示,
,2014年地價稅將在11月1日開徵,
,符合自用住宅用地條件的納稅人,
,應在9月22日前提出申請,
,否則適用低稅率優惠權益就要再等一年。
依據規定,
,土地所有權人本人或配偶、直系親屬於房屋所在地辦妥戶籍登記且無出租或供營業使用,
,其面積都市土地以300平方公尺,
,非都市土地以700平方公尺為限,
,開徵前40天前提出申請者,
,今年即可按最低稅率0.2%繳納地價稅。,
NCC批大摩延遲補件 要嚴審中嘉案 | 稅務法務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買東西RSSApp粉絲團我的新聞udn family搜尋時尚汽車NBA台灣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全部 願景 新聞 財經 時尚 汽車 NBA 國際 鳴人堂 新鮮事 部落格 元氣 話題 讀書吧 讀小說 知識庫 電子報 基金 房地產 影音 售票網 外貿網 買東西 有設計 有行旅 捷客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世界日報 App 即時熱門要聞娛樂運動全球社會產經股市健康生活文教評論地方兩岸數位旅遊閱讀雜誌時尚汽車購物 財經焦點 科技產業 金融要聞 稅務法務 產業綜合 商業企管 房市情報 實價登錄 udn / 產經 / 稅務法務相關新聞騎樓擺攤、私用 要課房屋稅Deloitte專欄/投資印尼 稅務教戰停看聽管理員簽收稅捐文書 有效OIU分攤費用規則 比照OBU是誰逼急了NCC?裁罰標準受到質疑 公平會:難一概而論開放跨區經營美意 惹爭議公平會轉彎 重罰三頻道商為什麼台灣不能再減稅?NCC批大摩延遲補件 要嚴審中嘉案分享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6-10-20 04:33經濟日報 記者彭慧明、黃晶琳/台北報導WhatsApp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重新審查中嘉案,
,9月底才要求買方摩根士丹利補足文件,
,但不到一個月,
,昨(19)日卻發表措辭嚴厲新聞稿,
,指摩根士丹利「多次推托延遲」補件,
,NCC將依行政程序,
,「嚴審中嘉案」。至截稿前,
,無法取得摩根士丹利與中嘉等關係人回應。業界盛傳,NCC曾遭遇「被某特定程度的關切,希望不要放行中嘉案」的壓力,因此昨天發出措辭嚴厲新聞稿,一個月不到就責備業者「推托、沒誠意」。這是否意味NCC是為不讓交易案成局「放風聲」,頗受關注。業界人士認為,中嘉案已審查超過一年半時間,NCC突然要求限期三日內提供的原因,讓人匪夷所思。NCC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上屆NCC委員會有列出資料清單,但當時委員會只要求部分文件,本屆委員會覺得要釐清社會疑慮,要補齊項目。翁柏宗強調,上屆委員會沒有放水,這屆也不是重審。昨天NCC曾要求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到會說明併購TBC的計畫,翁柏宗說,目前沒有討論到請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到會說明的計畫。NCC在今年9月26日、10月3日發文給摩根士丹利,要求補足四項文件。包括摩根士丹利與遠傳合約全文中文本、摩根關係企業(NHPEA等子公司)與銀行授信合約全文中文本,遠傳公司債條款全文中文本,以及遠傳的法律契約關係文件中文本。NCC官員表示,10月3日發文「限期三日」要求摩根士丹利補件,但買方10月5日回文表示「盡快提供」。對於為何不到一個月就質疑業者「推托遲延」、強調業者一直沒有補文件,NCC官員表示,這是因為文件應該本來就準備好了,主管機關要了就該馬上提供,業者要表現誠意、不要造成誤解。翁柏宗強調,NCC對中嘉案「不是重審」,是「釐清社會疑慮」。但NCC即將開學者專家諮詢會議,也要重開聽證會,等於將先前一屆委員會所有程序重做一遍。業界人士認為,所謂文件「準備好了」,未必是「合約全文翻譯本」,NCC也承認當時業者有提供合約部分重要內容翻譯本,現在要全文,即使翻譯出來也要等公司法律單位審查,並不是政府機關「要了馬上提供」。知情人士表示,買家收到NCC公文,為求慎重已經回覆,希望中譯本給予時間寬限期,將盡速補送及相關資料,且買家也已將原文文件送達NCC,昨日得知NCC對外說明買家對於NCC要求多次推托遲延,感到相當訝異與不解。,
Google智慧眼鏡吸引眾人目光,
,除了智慧眼鏡,
,穿戴式的iWatch也呼之欲出,
,透過視覺、觸覺等體感裝置科技日漸成熟,
,法人認為,
,相關的體感概念股將可吸睛又吸金。
拓墣產業研究所通訊研究中心經理謝雨珊表示,
,智慧眼鏡在具備智慧手機功能的同時,
,還具有滿足消費者攜帶便利和大螢幕視覺體驗需求等殺手級應用,作為未來智慧手機的替代和有效補充,有機會成為消費電子領域繼個人電腦、智慧手機之後又一款革命性產品。預估至2015年智慧眼鏡將達10 到20億美元市場規模。預料受益的廠商都將有一定技術壁壘,如微型投影儀、相機模組,或是為相機模組提供光學鏡片的廠商等。,
彥慧今年初以第3名優異成績從第47期調查班結業時,
,從總統馬英九手中接過獎狀,
,她當時受訪說:「犯罪調查工作是我長久以來夢想。」事實上,
,她4年前就讀東吳時,
,就接觸犯罪調查,
,當年蒐集證據控告富家子男友許逸宏性侵她。
許逸宏(32歲、原名許智傑)是貿易商龍爵公司少東,
,家境富裕。據相關判決,
,林彥慧與許逸宏2005年4月經親友介紹交往,林常到許住處過夜。2007年1月22日,林彥慧報案指控許逸宏傳「爛貨,我等妳等到很晚,妳要是不過來,我會讓妳後悔」等恐嚇簡訊。
林彥慧還報案說,許逸宏前一晚用鋁棒、拳頭把她打到多處瘀傷後,隨即性侵她,又逼她簽下11張總額3500萬元本票及「自願拍攝性愛影片、裸照,許逸宏有隨意散布權」聲明,甚至逼她對鏡頭說:「這一切都是我自願。」她說,導火線是她要求許交出兩人先前合意拍攝的性愛光碟及裸照。
,
有「大內美食」之稱,
,交通部觀光局評為台灣百大餐廳的鄧師傅餐飲連鎖董事長鄧文裕,
,雖然台北、高雄已經開了十餘家餐廳,
,事業規模蒸蒸日上,
,但他最大的成就感不是財務報表成長的數據,
,而是看到客人把菜吃光光還意猶未盡,
,當代名廚展現與眾不同風範。學徒出身 基本功紮實鄧文裕37年次,
,從小在台北三峽長大,
,家中有十甲農地,
,若選擇在家務農也不愁吃穿,但他就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因此,鄧文裕少年時代就到台北西門町的綜合餐廳當學徒,從洗碗盤做起,三年四個月「出師」後,練就一身紮實的基本功夫,奠定往後獨當一面的基礎。由於認真、勤快、重視品質,鄧文裕的廚藝備受客人讚賞,加上為人處事正派,37歲開始自創「鄧師傅」品牌餐廳,很快就打開知名度,國內外獲獎無數,除了獲得「大內美食」稱號外,目前高雄已有9家連鎖,台北 1家、短期台北再開2家,事業進展順利。鄧文裕說,目前他既是廚師也是企業主,雖然同時擁有二種角色,但感覺上廚師的角色總會比較占上風。他最愛看到客人把菜吃到精光,帶著滿足的心情離開,讓他有無盡的成就感。原料講究 吃出死忠客以最新開發的「杏仁響螺煲烏雞」為例,鮮美的味道讓高雄市政府退休要員讚不絕口,每次前來聚餐必點。鄧文裕指出,俗話說「魚若不新鮮,請神仙來煮都不會好吃」。所以要做出美食料理並不難,只要選用好的食材、好的原料加上好的烹調過程,自然會美味。有鑑於此,鄧師傅餐廳的口碑一傳十、十傳百,食客川流不息,不論是一個人、三五好友結伴或辦桌,很多消費者直接將這裡當自家廚房,用餐時間一到準時光顧,店長與服務人員都能清楚知道,「陳伯伯會在中午11點半進來,坐第一個靠窗的位置」、「林媽媽每次來一定會再外帶招牌豬腳」,鄧師傅連鎖餐廳已經成為最有人情味的都會庶民餐廳,並且有新世代克紹箕裘。口碑行銷 廚藝獲肯定鄧文裕大兒子鄧至廷是美國狄文波特大學餐飲管理系畢業,精研廚藝獲得經濟部商業司全國十大美食名廚,當屆南部只有他出線,堪稱是官方認定的名廚,是當前鄧師傅美食推陳出新的推手,不斷開發新菜色讓消費者垂涎三尺。次子鄧至佑同樣餐飲本科出身並在餐旅學校授課,主掌餐廳的行銷推廣,理論與實務兼具。「大內美食」鄧師傅傳承永續,除了鄧文裕開心,最高興的應該是廣大的消費者,能擁有安心、美味的社區廚房,絕對是生活中的大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