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的裙襬搖搖LPGA菁英賽在昨天畫下句點,
,除了精采的賽事內容外,
,這場讓台灣選手得以與世界一流好手同場競技,
,而且延伸台灣國民外交的舞台,
,讓全美見識台灣的實力。裙襬搖搖LPGA菁英賽吸引美國民眾前來看球。 圖/裙襬搖搖高爾夫基金會提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這場由台灣人出資舉辦的裙襬搖搖LPGA菁英賽,
,4天吸引不少舊金山當地民眾到場觀戰,
,透過全美電視新聞媒體、高球頻道等報導與轉播,
,台灣的名字不時出現,
,為台灣做足宣傳。在美國的電視及平面報導中,
,鏡頭特別帶到現場的裝置藝術品,這些遠渡重洋從台灣送到美國,由洪易老師設計帶有濃濃台灣味的藝術品,運費所費不貲,但所帶給現場觀眾效益卻不小。透過球迷拍照,在社群網路傳播開來,令不少人好奇,也給所有人不同的高球賽感受,這些付出確實是相當值得。這場比賽,由於是台灣主辦,吸引全美各地華僑前來觀戰,來為台灣選手加油打氣,凝聚所有華僑的向心力。華僑們紛紛表示,每年來看裙襬搖搖比賽,是他們例行公事,在此聚會來為台灣助威。當然,這場比賽對台灣選手意義更為重大,讓台灣不具LPGA資格的選手,與世界一流選手同場競技,這對她們未來發展絕對有幫助。程思嘉就表示說,「第1年還很緊張,打到第3年,一切都習慣了。」在裙襬搖搖基金會會長王政松深具眼光且用心經營下,裙襬搖搖LPGA菁英賽如今已成為高球一大指標賽事,台灣高球能走向世界,這場賽事功不可沒。王政松尚未宣布未來是否續辦這場賽事,但選手鼓吹續辦的聲浪極大,他仍在思索,希望新政府上台後,外交、文化及體育行政部門能給予支持,同時台灣及美國民眾更認同這項賽事,才能使比賽續辦下去。,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表示,
,就大陸體制來說,
,外交部屬於第一大部,
,王毅從國台辦主任調任外交部長算是升級,
,這代表大陸肯定王毅過去五年來在兩岸工作上的表現,
,也確認了大陸將會持續朝向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大方向前進。,
,,
,
加入英國超過三百年的蘇格蘭,
,為何突然想獨立?蘇格蘭土生土長的英國廣播公司資深記者李特(Allan Little)從自身經驗,
,試圖回答這個大哉問。
簡單說,
,全球化和大英帝國的消失,
,弱化蘇格蘭對英國的認同。英國不但國力漸頹,
,政治傾向也愈趨保守,
,讓崇尚左派、自認經濟實力雄厚的蘇格蘭,
,決定道不同不相為謀。
李特祖父母在廿世紀初期成年,
,那時英國還是日不落帝國。英國寧可從半個地球外的紐西蘭進口冷凍羊肉和奶油,而非法國;從澳洲進口水果乾,而非地中海國家。
換言之,英國選擇在貿易壁壘分明的「帝國特惠制」下,和帝國內英語系國家做生意,而不是跟歐洲。一九七四年成了轉捩點。隨著英國在一九七三年加入歐盟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大英帝國和帝國特惠制就再也回不去了。
同樣一九七○年代,北海油田的開採讓英國躍升為能源大國,但不少蘇格蘭人一直認為位於蘇格蘭外海的北海油田應該是蘇格蘭所有,油田收入應成為蘇格蘭獨立自主的財源,不應該和其他地區人民分享。
蘇獨聲勢高漲,多少要怪保守黨的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她一九七九年執政後,率先在蘇格蘭課徵「人頭稅」,增加蘇格蘭人財務負擔,她鐵腕對付工會,關閉十五個虧損國營礦場,導致五分之一蘇格蘭勞工失業,這些勞工失去對英國認同,也讓許多蘇格蘭人對保守黨怨恨至今。,
演藝圈影視大亨楊登魁日前腦中風,
,目前情況不樂觀,
,病房外聚集十多名助理及楊的跟隨者,
,他們眼眶泛紅,
,現場疑似有葬儀社的人走動、氣氛凝重。
楊登魁十七日因腦中風,
,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被緊急送往台北榮民總醫院,
,到院時情況危急,
,並未轉急診就醫,
,而是直接送往腦中風加護病房治療,並由北榮神經血管科主任陳昌明擔任主治醫師,腦中風加護室主任翁文章也常幫忙會診楊的病情。經過醫護人員連日治療,楊登魁情況依舊危急,腦部時而有意識,時而類似腦死狀態,但院方全力搶救中,截至昨天已住院一周。
據了解,楊登魁情況不佳,昨晚一度傳出病逝,有禮儀公司的人幫忙處理後事,但查證後發現,截至深夜十一時,楊仍待在北榮中正樓十六樓的腦中風加護病房。不過,昨夜楊登魁病房外面聚集了數十名助理及跟隨者,現場氣氛凝重,他們眼眶泛紅,面對媒體只說:「很抱歉,現沒辦法告訴你們,病情統一由特助發言。」
記者現場觀察,楊登魁病房外面有數名西裝筆挺、疑似葬儀社人員,但楊的家屬一入院就對醫院要求保密,還特別叮嚀主治醫師陳昌明不得對外透露相關病情。,
正在展期中的陽明山花季,
,主角改由杜鵑花上場。前山公園、陽明公園的8萬5千多株各色杜鵑進入盛開期。各色杜鵑與部分中晚生種的粉色山櫻、華八仙等花卉,
,讓滿山更加嬌豔,
,預估觀賞期可延至4月初。
周六的花季例假日活動,
,將有西北獅子會於花鐘廣場前舉辦「愛在花鐘音樂會』。周日則有北投日本舞協會的舞蹈,
,湖田國小表演祥獅獻瑞,
,泉源國小的「花舞精鈴」。相關活動及交通資訊可至上花季專屬網站(http://2013yms.com.tw/)查詢。,
,,
,
北市年代久遠的道路,
,路面下的管線分布位置、深淺,
,資料並不齊全,
,目前實施路平專案,
,主要道路一一整平,
,市府雖建立新的管線資料,
,內容卻不一定正確。
依市府過去施工經驗,
,老社區中山、大同區的道路,
,特別容易有管線淺埋問題。這些道路年久遠,
,市府握有的管線資料,可能只有位置分布,沒有垂直深淺度,等施工後才能掌握實際狀況。
今年民族西路、民生西路及南京西路3條舊道路將路平。市府採「先試挖」,從3月18日至4月30日,每天早上9點下午4點,分段在各路口試挖,了解管線布設情形。
市府新工處表示,地下埋有自來水、電信等管線,開挖一小段道路,了解管線排列組合後,協調各管線單位配合改善,可解決路基不良而重複修繕問題。
新工處指出,配合路平專案,要求管線單位開挖道路、埋完管線後,必須將管線位置、深淺度等資料,提供給新工處,無奈「不一定很準確」。
新工處說,這些資料由管線單位提供,若管線單位提供資料不實,「市府也沒辦法」。除非未來養護路面時,發現管線單位將管線埋得較淺,導致施工時容易挖斷,才可據此對管線單位開罰。,
孟加拉籍江姓男子和台灣籍妻子因搬家問題吵架,
,江妻中午偷偷接小一兒子放學,
,還負氣關閉手機;江沒接到兒子,
,找了兩個小時後報案,
,警員調閱監視器、繞遍大街小巷探訪四小時仍無所獲,
,要以失蹤人口處理前,
,總算聯絡上江妻。
江見兒子平安,
,淚流滿面,向妻子說「以後不要這樣,我很擔心!」警方當和事佬勸「有什麼事好好講,孩子安全最重要!」對於不慎鬧出風波,江妻致歉「只是想氣他而已,不知道這麼嚴重,讓警察先生麻煩了!」夫妻在派出所內重修舊好。
來台十多年的四十五歲江姓男子和台籍女子育有一女一男,家庭非常和樂,最近卻為搬家問題起衝突。他們的女兒考上台北市的高職,江妻為方便女兒就學,全家從新北市五股區搬到台北市八德路,但在五股某電腦公司擔任工程師的江每天通勤路途遙遠,想起自己不情願搬家,和太太冷戰好幾天。
本月二日中午,江上完夜班騎機車接就讀小一年的兒子放學,左等右候就是沒見兒子身影;他不知道妻子為了「報復」他,早一步開車接走兒子,還關機避不接聽。
江誤認兒子失蹤,急出滿頭大汗,找了兩小時,在下午兩點多向松山警分局中崙派出所報案求助;警員白曉帆擔心男童安危,趕緊通報學校,校方表示男童已下課離開;白員調閱校園周邊監視器未果,騎機車帶江在學校附近找人,跑遍大街小巷,又在夫妻住家樓下等了一小時,男童始終沒現身。,
花蓮慈濟醫院以路跑及健走方式慶祝啟業30周年,
,昨天一早超過千人自慈院圓環出發,
,沿著國福大橋、空軍佳山基地旁的田間小路往北,
,經過30分30秒,
,社區壯年男子組譚文忠率先跑回終點,
,接著同組的鍾和、余鎮瑋兩人也緊追在後,
,贏得2、3名。8月17日是花蓮慈院30歲生日,
,慈濟廣邀鄉親參加「回歸心靈故鄉院慶路跑健走」活動。昨天清晨上千名參加路跑比賽及健走的民眾,
,在院長林欣榮及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共同鳴槍聲中出發。眾人沿著中央路、中山路、國福大橋、佳山基地旁的田間小路跑回靜思精舍,全程約8.5公里。有人輕鬆抵達終點,也有民眾臉頰紅咚咚、氣喘吁吁抵達,承辦活動的慈院總務室還設了一個「終點打卡紀念拍攝影」區,以精舍、青山為背景,回歸心靈故鄉路跑健走紀念框上還有「跑出健康,跑出希望」的祝福。證嚴法師說,感恩30年來有這麼多的醫師、護理師、藥師、檢驗師等醫療團隊及志工的投入,為守護生命健康用心付出,特別是慈濟醫療體系中的東部3家醫院關山慈院、玉里慈院及花蓮慈院,常以愛的接力,寫下搶救的奇蹟故事。,
馬英九總統昨天批立法院長王金平關說是恥辱,
,並呼籲全國人民站出來,
,卻未說如何處分。據指出,
,馬總統除為尊重國民黨考紀會的處理程序,
,也是盼給王金平「知所進退」空間;在考紀會召開前三天訴諸民意,
,也希望讓無法充分掌握的考紀會承受輿論壓力。
立院龍頭與在野黨鞭涉及聯手向法務部長曾勇夫關說,
,在特偵組舉行記者會揭發後,
,馬英九第一時間就指示行政院長江宜樺,
,曾勇夫必須下台負責。即使「勇夫頑抗」,
,馬總統仍不改其志,要江宜樺兩度勸退,終讓曾勇夫「主動請辭」。
面對立法院龍頭,馬總統即使清楚方向,仍有必要給王金平解釋的空間。但王金平遲不出面,對外透過幕僚說家有喜事無法露面,對內又跟馬總統通電話解釋,只是「安慰」、「幫忙」非「關說」,終讓馬總統出重手,逼王金平表態。
雖已認定王金平有關說,但法律性格的馬總統,仍堅持要尊重程序,將全案交考紀會處理。考紀會開鍘前要聽當事人說明,王金平十日返台,考紀會決定十一日舉行;馬總統選擇昨天親上火線開重砲,也是想讓輿論發酵,逼考紀會不能打混、鄉愿。
國民黨考紀會是合議制,馬主席很清楚無法掌握會議結果;以王金平在黨內的人脈和實力,難保沒有考紀委員想「重重提起,輕輕放下」,讓王金平有台階可下。,
雲林縣長參選人張麗善昨天由前副縣長張清良、斗六市長謝淑亞及各鄉鎮市老人會代表、婦女與外籍配偶、兒童團體代表等陪同,
,發表「雲林大服務時代」福利陪伴在社區「三一」無縫隙社會福利政見。
張麗善宣示將建構以家庭為核心的社會福利體系,
,福利申請就在厝邊的高效能縣府,
,透過綿密、即時、貼心的社福服務網絡,
,讓縣民都能獲得妥善、適切福利服務。
所謂「三一」社福措施,
,張麗善說,
,當選後將建置「1社區1陪伴中心」、「1鄉鎮1福利園區」、「1區1早療中心」,
,全力打造安心生活圈。
其中「1社區1陪伴中心」是具備福利餐廳、課輔教室,讓長者中午可以來用餐,提供孩子們下課後課輔場所。
「1鄉鎮1福利園區」涵蓋日間照顧服務、外籍配偶多元服務、兒童青少年公民學習及樂齡學習與傳承等4大中心。
「1區1早療中心」是每個警分局區至少成立1處早期療育中心,整合醫療、教育、托育、社工等專業服務,協助慢飛天使展翅高飛。
張麗善強調,未來縣府團隊要用感同身受的體貼與陪伴,建立就近申請、就近使用、無縫隙服務的社福體系,從申請到服務都在您的厝邊完成,從弱勢民眾到一般家庭,都能零距離獲得貼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