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基金會日前舉辦「突破困境,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迎接挑戰」重振台灣競爭力論壇,
台中網頁設計
,分別針對國際經濟發展新策略、解決低薪與人才培育問題,
關鍵字廣告
,以及台灣產業發展新藍圖等三個面向,
專業網頁設計
,進行開放式討論。主辦單位用意至深,
台中操作排名
,值此政經世局紛擾多變之際,
網路行銷達人
,希望以專業理性的論證,為台灣找到有效的因應方法。未料會議最後的圓桌論壇,四位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的參與,使得整個會議主軸變調。會中許多精闢見解,在總統參選人事的哄鬧中,完全消失不見,殊為可惜。台灣的低薪問題存在近20年,歷經政黨輪替,仍未見改善。受雇員工每月平均經常性實質薪資,2017年為37,781元,倒退至2000年左右水準。尤有甚者,從國內生產要素所得結構來看,1988年受雇人員報酬占61%,營業盈餘占39%;2000年比率各為58%與42%;2017年則變成56%與44%。明顯可知,勞動要素報酬相對於其他生產要素所得,持續的縮減中。換言之,隨著經濟成長,勞動者並未能增加分享更多的成果。 探討台灣低薪的原因,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項:一、產業結構轉型不順,資本密集化的發展,未能有效提升高薪就業人口;二、勞動巿場未臻健全,非典派遣員工比重增加,外籍勞工的開放引進,再加上勞資關係弱化失衡;三、全球化自由化的衝擊,薪資水準均等化,產業外移傷害勞工就業;四、教育改革失敗,濫設大學,學用落差問題一直能未有效解決。從而可知,欲澈底改善低薪困境,政府唯有成立跨部會的專責小組,提出包裹式的政策方案,才有可能成功。然而,反觀政府這幾年的作為,盡是一些零散片面的急就章。其間,或宣示性的表明政府對低薪問題的重視,修改了公司法與工廠法,要求企業在有盈餘時,「記得」分配部分盈餘給員工;或以加薪連結投資標的,創造「高薪100指數」掛牌,然卻未受到股民青睞;或以行政手段誘導加薪,在政府標案評選中加分,唯占比又不能太高,終至淪為聊備一格;又或照顧邊際勞工,提高基本工資,但卻難於帶動普遍性的加薪風潮。這種散槍打鳥式的做法,顯示政府既無整體戰略,亦乏亮點突破戰術。但是,這並表示我們就束手無策。在這場探討競爭力的會議中,財稅學界曾巨威教授便提出了一些稅改解方,切中時弊,我們依此申論,希望廣為引起社會的注意與討論,朝野都能共同推動此項稅改。首先,在營利事業所得稅方面。為鼓勵企業給員工加薪,中小企業發展條例規定,企業可以調高基層員工薪資所增加給付的130%,當做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的減除數,此亦即所謂「加薪減稅」。然為強化其效果,政府應趁營所稅率剛從17%提高至20%,適時加強引入誘因機制,規定企業在中位數員工薪酬成長率高於全國平均成長率、或高階經理人薪酬相對中位數員工薪酬之倍數低於某一倍數、或員工盈餘分配占比超過某一比率等三個條件下,每達成一單項,企業營所稅率就減1個百分點,讓加薪企業營所稅率最多可降回至原先的17%。其次,在保留盈餘稅部分。保留盈餘愈多表示企業加薪的空間愈大,政府可藉此引進「不加薪就加稅」的機制。較緩和的做法是,在現行保留盈餘加徵5%規定中,准予企業將規劃用於員工加薪部分自盈餘中扣除。另一種較積極的做法則是,在企業年度課稅所得中強行設定保留一定比率用於加薪,若未符規定,即按其差距金額加徵10%保留盈餘稅。我們相信透過這種具創意性的稅改,引入獎懲並重的機制,才能刺激現行保守僵化的官僚體制有所作為。除了把「加薪減稅」做得更好外,「不加薪就加稅」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