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學院副院長謝松蒼發表「台灣腦組織資源聯盟腦庫」進度。記者陳婕翎/攝影 分享 facebook 隨著人口老化,
虛擬主機租賃
,失智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的盛行率增加,
網路行銷達人
,收集腦組織作為研究之用的腦庫,
SEO
,被視為神經醫學研究不可或缺。各國相繼成立腦庫,
便宜網站
,全球已有逾一五○個,
SEO達人
,但台灣卻不在其列。國內神經醫學專家爭取成立本土腦庫已兩年,
關鍵字達人
,甚至有患者遺言表達想要捐腦,但仍抱憾而終。歐美許多國家已成立腦庫,亞洲發展較晚,但一九九五年起,印度、日本、泰國、大陸及南韓相繼成立。身為「台灣腦庫建置小組」一員的台大醫學院副院長謝松蒼指出,神經疾病病理診斷與研究都需要使用腦組織作為標本,雖可國際合作取得腦組織研究,但神經疾病有基因及人種差異,期待建立本土腦庫。 以「家族性類澱粉神經病變」為例,台灣人基因突變點及臨床表現,與外國完全不同。「在我有生之年看不見治療效果。如果我走了,希望我的大腦可以提供醫學研究,開發新的治療。」這句話即來自一位家族性類澱粉神經病變病友,謝松蒼說,病友無法如願,成為醫師永遠的不捨。謝松蒼說,台灣腦庫創建緩慢,自二○一六年提出建置需求,去年七月立法院協調會終於開始邀請各界討論建立與運作事宜。謝松蒼不諱言,台灣腦庫設立面臨許多挑戰,最直接就是社會大眾認同與參與,需建立禁得起倫理審視的捐贈流程,且台灣目前缺乏完整腦庫訓練及經驗的神經病理醫師。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廖崑富表示,腦組織資料庫與一般生物資料庫不同,如處理記憶的部位,每個腦只有一個,樣本少且保存不易,內部管理無法沿用現有生物資料庫規範,「誰有資格申請?需要花多少經費?」衛福部支持腦庫成立,但目前無法提出運作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