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 本報系資料庫 分享 facebook 台積電昨(10)日公布6月營收,
,在超微(AMD)、海思及賽靈思等主力客戶7奈米製程大量出貨挹注下,
,達858.68億元,
,月增6.8%,
,為今年以來新高,
,年增21.9%;第2季營收2,
,410億元,
,季增10.2%,
,超越財測。台積電昨天股價反應美中貿易戰緩和,
,終場收247元、大漲5元,外資連七日賣超,惟昨天賣超收斂至992張。ADR早盤反映第2季營運超標,勁揚逾3%。 不過,受半導體產業庫存調整影響,台積電上半年營收4,597.03億元,年減4.5%。台積電預計下周四(18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布第2季財報並釋出本季展望,是否維持全年合併營收微幅成長的預估值,將是外界關注重點。法人預期,儘管蘋果今年iPhone銷售恐不盡理想,但台積電本季仍將受惠傳統旺季效應,單季營收可望季增二位數百分比。台積電上季法說會強調營運底部已過,對今年下半年信心十足。雖然先前美中貿易戰讓客戶下單轉趨保守,台積電對全年能否維持微幅成長態度軟化,但隨美國商務部放鬆對華為管制,市場預料美中貿易戰將趨緩和,對台積電的干擾也會淡化,加上7奈米持續放量,都為下半年營運添助力。,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Corp.)執行長巴拉(Mary Barra)5日向全球宣布,
,經汽車事故瑕疵的內部調查後,
,已開除15名失職員工。
巴拉在底特律GM科技中心向近1,
,000名員工宣布:「此事法理不容,
,不可再發生。」通用汽車進行內部調查,
,以查明為什麼延遲召回259萬車,
,導致13人發生事故身亡。巴拉對員工講話通過連線向全球轉播。,
,
衛福部將修訂,
,未來學齡孩子若要配戴眼鏡,
,第一次驗光須由醫師指導下為之,
,避免眼睛病變所引起的視力不良被延誤診治。 記者陳正興/攝影 分享 facebook 家中有國中小學生的家長請注意,
,若孩子疑有近視要配戴眼鏡,
,最快明年起,
,必須要先看眼科醫師,
,不能直接到眼鏡行配鏡,
,以免因其他眼睛病變引起的視力不良被延誤診治。若確認為非假性近視,持驗光處方,第二次後的配鏡可由驗光人員執行。衛福部預告修訂「驗光人員法施行細則」,未來六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孩子首次驗光配鏡,一定要先看眼科醫師、拿到驗光處方,驗光人員才能進行配鏡。當驗光人員發現孩子視力有特殊狀況,也必須轉介給眼科醫師。違者可依驗光人員法處最重十萬元罰鍰,情節重大者可廢執業執照。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現行驗光人員法只規定六歲以下幼童配鏡需有醫師驗光處方,為保護兒童視力,修訂該法施行細則,限制六歲到十五歲學齡孩子首度配鏡,也需要先看眼科醫師。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表示,六歲以下是幼兒視覺發展黃金期,若要驗光配鏡,最好由醫師診斷,才能排除斜視、弱視或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視力不良,及早治療。國中小學齡兒童,因念書或使用3C產品時間增加,成為最容易出現近視的族群。目前六都的國小六年級學童,約六成有近視。「但有些孩子的近視度數可挽救。」翁林仲舉例,用眼過度使睫狀肌過度疲勞而出現「假性近視」,有時驗光是三百度,但經給予散瞳檢查和點藥治療,可能回復至一百度。此時給予適當治療,或增加課外活動等減少用眼情形,孩子視力可回復,不一定得戴眼鏡。「眼鏡第一次配錯,視力就步步錯。」翁林仲說,臨床經驗曾看過最多五百度的度數差,而孩子眼睛適應力強,直接配戴錯誤度數眼鏡,戴久了近視反加深,還可能引起慢性頭痛;且愈早近視,未來高度近視機率愈大。新制預告期滿,最快明年元旦上路。衛福部醫事司科長呂念慈表示,驗光人員若違反規定,可依驗光人員法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鍰;情節重大者,並處以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業處分或是廢止其執業執照。,
建設公司許姓老闆違規改建房屋,
,找市議員請建管處暫緩拆房,
,再乘機賣房給蔡姓婦人;蔡婦入住半年接獲違建拆除通知,
,氣得提告,
,台北地院將依詐欺罪將許判刑五月、兩名售屋員工判刑四月,
,均可易科罰金。
許姓老闆十二年前投資台北市師大商圈附近一處大樓建案,
,違法外推一樓住戶外牆,
,將前陽台改建成玄關、後陽台併入廚房和臥室,
,並將住戶共用的電梯側機房改成住家空間,蓋浴廁、餐廳;後遭台北市府工務局查報拆除,即拜託一名台北市議員要求暫緩拆除。
許隨後指示公司陳姓總經理、吳姓女銷售員出售,打廣告強調「一樓雙庭院大戶超大享受」,誘使消費者購屋。蔡姓婦人夫婦二○○二年四月花四千一百萬元買下,夫妻倆隔年年初搬進新家,未料才半年就收到十一天後要來拆除違建的通知。
法院審理時,許姓老闆等人否認犯罪。許說他要處理許多建案,不可能了解每一封查報函;陳姓總經理辯稱,施工服務未達蔡婦要求的標準,對方生氣才提告。
合議庭審理後認定,許姓老闆等人違背誠實告知義務,刻意隱匿建案有違法施工,構成詐欺。,
氣象局預報員劉宇其今天表示,
,明天(11日)有波東北季風報到,
,北部高溫下降2、3度,
,週六(16日)晚間還有一波冷空氣報到,
,不排除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 中央社 分享 facebook 今天全台回暖,
,氣象局預報員劉宇其今天表示,
,明天(11日)有波東北季風報到,
,北部高溫下降2、3度,
,週六(16日)晚間還有一波冷空氣報到,不排除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今天白天起冷氣團減弱,全台各地都是晴到多雲的好天氣,預報員劉宇其表示,明天東北季風增強,北部高溫稍降,高溫約18度左右,中南部不受影響,高溫還是在24度以上,不過要留意日夜溫差大。他表示,明天南下的冷空氣偏弱,只有北部感受偏涼,不過,16日晚上還有波冷空氣南下,預估17日入夜到18日,北台灣低溫探13、14度,為冷氣團等級,但也不排除增強,氣溫再降,變成強烈大陸冷氣團的可能。另外,他表示,目前菲律賓附近海面有一團雲系,可能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或是颱風,不過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
光學鏡頭廠久禾光電(6498)上一季轉盈,
,推升上半年每股純益達0.15元;本季進入傳統旺季,
,久禾光產能已滿載,
,市場看好8月營收有望維持7月高檔,
,下半年可望維持獲利。久禾光7月營收3,
,305萬元,
,月增3.1%,
,為2015年12月以來單月新高;今年前七月營收1.98億元,年增51.2%。久禾光表示,今年前七月營運亮眼,主要受惠客戶需求增加。 久禾光聚焦NB鏡頭市場,主要終端客戶包括華碩、宏碁、聯想及惠普等,營收結構以NB鏡頭的VGA、HD及200萬畫素鏡頭為主,大陸市場為主要重心。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久禾光近年因鏡頭技術升級過快,追趕不及,截至去年已連三年陷入虧損,今年上半年轉虧為盈,主要是新客戶開展有成,加上個別客戶滲透率拉升,NB市占提升所致。久禾光上半年營收1.65億元,年增六成;營業淨利180萬元,加上業外匯兌收益等挹注,稅後純益463萬元,優於去年同期淨損2,642萬元,每股純益0.15元。由於基本面現轉機,今年來久禾光在興櫃市場股價自低檔7.27元起漲,最高一度站上22.8元,大漲數倍。久禾光主要製造據點為大陸江蘇省句容市,台灣以研發為主,因應鏡頭升級要求,久禾光今年積極加碼資本支出,汰舊換新設備,並強化模具開發,提升鏡頭精密度及解析度。久禾光為STN LCD面板廠久正光電轉投資,集團持股約34.8%,為最大股東,2003年成立,2015年初登錄興櫃。,
金管會今天宣布鬆綁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的信託業務;相關規定將於明天發布,
,預計最快春節過後就可適用。未來銀行只要符合內控和風險控管,
,所有商品都可在OBU販售。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現邱淑貞說,
,以往OBU客戶必須依照信託業相關規定辦理,
,資產也有限制,
,包括:銀行必須根據資產多寡,
,區分為資產滿新台幣5,
,000萬元的「專業客戶」,以及資產滿3,000萬元的「一般客戶」;但之後不再區分,而是各銀行根據內控機制,自定標準。
另外,原本規範信託商品,是銀行被動接受客戶委託,銀行不能主動促銷、打廣告,但現在放寬規定;也就是說,未來銀行可對外廣告OBU的商品。
在商品種類上,邱淑貞說,「原則上,就是自由(販售)!」
舉例來說,未經核准的境外基金,或是人民幣等商品,都可以提供給OBU客戶。
花旗銀行晚間也發布新聞稿指出,已規畫引進120檔在台首見的金融商品,讓客戶選擇更為多元。,
遠雄建設涉桃園合宜住宅弊案風波延燒,
,台南市議員賴惠員昨質詢,
,遠雄取得台南飛雁新村、精忠三村都更案,
,市府有多少主導權、該如何防弊?市長賴清德強調,
,會嚴格把關,
,並確保取得的回饋金落實公益精神。
賴惠員昨在議會指出,
,遠雄在台南拿下精忠三村及飛雁新村的都市更新案,
,前者土地面積高達8575坪,
,是遠雄目前手上最大的公辦都更案,全案總銷售規模達200億元,遠雄分回可售金額100億元,並規畫分兩期推出,第一期將在2016年動工。
她問地政局、工務局及都發局長,市府在該案中有多少主導權?三局表示該案是由國防部負責,與市府無關。「建案面積達1.5公頃,市府完全沒事?」面對賴惠員質疑,都發局長吳欣修才說,前段代辦屬國防部,後段都市更新及都市設計由市府審查,此部分會嚴格把關。至於市府代辦飛雁新村,當初為取得日治時期「傳原通訊所」的古蹟建築用地,要求得標者負擔3500萬元古蹟維修費,以符合台南都更公益性運用。
賴惠員指出,市府照顧鐵路地下化沿線住戶的照顧住宅投標案,遠雄、富立兩家公司皆有投標,最後雖由富立得標,但兩家提出的投標內容差異大,遠雄規畫832戶,坪數20至30坪,富立卻是40到50坪的大坪數,總計535戶,且以南部人習慣的南向建築為主,對拆遷戶較有利,但市府卻未廣為宣傳,令照顧住宅惹來批評與質疑,要求相關單位檢討。
市議員曾順良指遠雄合宜住宅弊案鬧得沸沸揚揚,針對台南兩處由遠雄得標的都更案,要求市長賴清德要督促相關單位嚴格把關。,
MSCI亞太區總裁林偉傑(中)特地來台拜訪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右)及總經理黃昭棠(左)。 元大投信╱提供 分享 facebook 2018年MSCI(明晟)正式納入A股市場,
,替中國A股躍上國際開啟序幕。今年3月,
,MSCI進一步宣布以三步驟將A股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20%,
,並納入中型股與創業板;香港交易所同步宣布與MSCI簽約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隨著MSCI規劃腳步,
,外資對A股的影響力俱增,
,加上大陸官方出台相關配套,
,市值近人民幣8兆元的A股,
,勢成投資人資產配置不可忽視的一環。元大投信與MSCI指數公司合作密切,是台灣唯一取得「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業者,並在2018年發行元大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基金(00739)。 在國際指數編製公司中,以MSCI為龍頭指標,在發展與建立環球指數方面扮演市場先驅,至今超過7,500名全球機構客戶、逾10兆美元資產規模以MSCI指數為標的,過去多個國家經驗也說明,加入MSCI是吸引外資進入股市效果最佳的選擇。元大投信作為MSCI合作夥伴,早在MSCI研擬是否納入A股便積極接洽,簽下MSCI所編製完整追蹤A股入摩進程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發行元大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基金。根據MSCI資料,自2017年6月宣布納入中國A股以來,至今年2月陸股通新開戶數增加5,600個,北上資金達到840億美元。今年來說,陸股鹹魚翻生,透過陸股通的北上資金流入滬深兩市,累積有多達人民幣1,200億以上的資金流入,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加碼的標的集中在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相關成分股,顯示MSCI提高A股權重正在市場發酵,而「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正是緊扣MSCI入摩進程的指數,也是入摩題材真正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