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航運業正德海運今年有3艘新船交船,
,且租約長達2到3年,
,加上正德的船隻在美國並不多,
,不太受貿易戰影響,
,推升正德前3季每股盈餘0.49元,
,比去年同期虧損0.02元大幅改善。正德海運公布前3季財報,
,累計合併營收新台幣5.9億元,
,營業毛利1.5億元,
,營業利益1.11億元,
,稅後盈餘0.72億元,較去年同期稅後虧損0.03億元大幅改善,每股稅後盈餘0.49元,亦比去年同期虧損0.02元改善,每股淨值已達10元以上,營運情形大幅改善。 正德表示,為因應市場對於高油價及中美貿易戰長期影響,前半年積極調整出租及自營船舶比例,目前船舶以長約為主,短約為輔,全數簽訂租約,且燃油成本多由租家負擔,目前油價波動對獲利的影響不高。而正德擁有的散裝貨輪航線遍布東南亞、歐洲、加拿大、非洲、印度等,美國所占比例不大,且非外銷成品的貨櫃輪,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並不顯著。正德指出,今年1月、4月及5月各有一艘新船交船營運,調整過後的船隊由1萬多噸提升到4到5萬噸以上,噸位數增加69%,營運上更能配合市場發展趨勢與需求,由於租約均達2到3年以上,獲利穩定,對股東權益及正德未來長期穩定發展具正面助益。另一家大型散裝航運業者慧洋公告10月合併營收11.87億元,以美元計價年成長16.82%,創下歷史新高;自結單月稅前盈餘為新台幣1.96億元,自結每股稅前盈餘0.32元,與去年同期的0.31元相當。累計慧洋前十月合併營收107億2367萬元,年增18.48%;營業利益27億9066萬元,年增96.86%;稅前淨利13億2497萬元,年增389.24%;每股稅盈餘2.15元,大幅超越去年同期的0.46元。慧洋指出,10月為傳統散裝航運業旺季,加上散裝市場船舶供需結構好轉,運價穩定成長,此外,在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因素下,貿易商為降低影響,也帶動貨品提前輸運,第4季旺季更旺。另外,慧洋10月有3艘船換約,租金調漲約13.61%,預計今年平均租金調漲約15%到20%的議價空間,挹注營收成長。在新船交付方面,11月初還會再交付一艘新船;在處分舊船方面,慧洋將持續尋找買家。慧洋預計明年將交付4艘均符合環保法規的節能新船,可望更進一步提升合約價;而由於散裝航運市場供需穩定,運價仍有上升空間,船價也回溫,未來在處分舊船上可望有更佳議價空間。,
台藝大研究生游婷鈞(左)7年來往返板橋和瑞芳,
,教瑞濱國小學生美術課。 圖/游婷鈞提供 分享 facebook 大一時結下的緣分,
,7年來,
,台藝大美術系研究生游婷鈞經常搭火車往返板橋和瑞芳,
,教導瑞濱國小學生美術課,
,開辦藝術小學堂。游婷鈞就讀大一時參加學校舉辦的國際人權營隊,
,雖然和瑞濱國小學童只有相處短短4天,
,但從此結下緣分,
,隔年重回瑞濱國小辦展覽。 游婷鈞說,
,當時的構想是把整個學校當展覽場,主題是夢想起飛,展出台藝大學生繪畫小學生肖像,也邀請瑞濱學生畫畫,感情融洽就像身處大家庭,至今持續不斷。3年前,有瑞濱國小畢業生對繪畫有興趣,游婷鈞就在周四下午教他水彩和素描,晚上留校參加「夜光點燈天使」計畫,陪讀並教美術課,去年找到經費,開辦藝術小學堂。游婷鈞說,多年來發現瑞濱的孩子對藝術活動較缺乏深入的內容,她發現孩子對攝影非常有興趣,就以攝影為發想,設計一連串的課程。雖然今年即將畢業去南部實習,但其他同學會幫忙上課,讓瑞濱的美術課持續下去。,
近日,
,廣東省大部分大學相繼發布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章程),
,2020年廣東多所大學研究生呈擴招趨勢。其中,
,中山大學擬招收碩士研究生人數約7000名(含推薦免試生),
,擴招約600人,
,兩項數據均居廣東高校之首。據南方都市報報導,
,2017年,
,大陸教育部印發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
,將研究生的規模結構更加合理作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發展目標之一,保持研究生培養規模適度增長,千人註冊研究生數達到2人,到2020年,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占比達到60%左右。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萬人,在學研究生263.9萬人,畢業生57.8萬人。「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5.8萬人,在學研究生273.1萬人,畢業生60.4萬人。以此來估計2020年研究生總規模將繼續擴大。據「中山大學2020年考試招收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山大學2020年擬招收碩士研究生約7000名(含推薦免試生),包括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兩種類型,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這是廣東高校擬招碩士研究生人數首次突破7000人,相比2019年,今年中山大學新增約600個碩士研究生名額,為廣東全省增幅最大。今年三月,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受訪時表示,擴招研究生、不擴招本科生是為降低中大生師比,過高的生師比對培養學生不利。羅俊認為,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是一個自然過程,學校招收教師也要留住教師,需要提供科研條件和教學空間,有一批研究生支撐他們開展科研工作。「目前,中大共有近52000名學生,其中約3.2萬名本科生,兩萬名研究生。希望今後這兩萬名研究生的規模能變成4萬名。」 羅俊說。,
由中研院副研究員黃國昌、民間司改會前執行長林峯正等人籌組的「公民組合」,
,確定將於年底九合一選舉後組成新政黨,
,投入二○一六年立委選舉,
,「把戰場放在國會、從體制內推動政治改革」。
公民組合日前申請成立社團法人,
,昨天舉行成立大會並選舉理監事,
,推舉台大社會系教授范雲擔任理事長。公民組合今天將舉行記者會,
,說明成立緣由及未來具體行動,
,同時公布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的「賀詞」。
公民組合執行理事林峯正昨證實,
,九合一選舉後,公民組合將組新政黨,訴求破除藍綠、營造新的政黨文化,並預計將透過黨員「假投票」等機制推派區域、不分區立委參選人,盼進入國會推動改革。
因「公民組合」是多個公民團體串連的組織,成員多參與近期重要社會運動,宣布組黨並投入選舉,勢必衝擊目前藍綠版圖,也為下屆立委選舉投下變數。林峯正表示,目前正廣泛接洽願意加入「公民組合」、代表參選立委的人選,太陽花學運代表們「當然也是適當人選」,若他們同意公民組合理念,「張開雙手歡迎」,但要看他們個人意願。
參與籌組公民組合的黃國昌近來與太陽花學運代表林飛帆、陳為廷等人另組「島國前進」,推動公投法修正,較少參與公民組合運作,此次也未擔任理監事,僅為一般成員。
黃國昌昨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投入選舉的規畫」。林飛帆則說,樂見有代表進步價值的政黨、參選人出現,但他目前沒有參選的計畫;未來公民組合組黨過程若需要幫忙,他很樂意參與討論。
對於林義雄動向,林峯正說,林義雄已說過支持公民組合理念,但不會實際參與,「他既是公民組合的助力,也是監督公民組合的力量,若我們做得不好,他一定也會提出批判」。
「公民組合」昨選出理監事,除范雲擔任理事長外,理事包括作家平路、林世煜、洪仲丘案洪家義務律師李宣毅、邱顯智、紀錄片導演李惠仁、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陳尚志、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執行秘書嚴婉玲等人;島國前進發起人、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惠敏擔任常務監事。,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14日公佈「2018世界宜居城市排行榜」,
,維也納首次登上榜首。香港比去年提高10名,
,排名第35,
,亦是排名第3高的亞洲城市,
,僅次於大阪及東京。中通社報導,
,經濟學人比較全球140個城市、合共5項指標:穩定性、健康醫療、文化與環境、教育以及基礎建設,
,製作出此榜單。香港去年排名第45名,
,今年跳升至35名,
,超越排名第37的新加坡。 全球最宜居城市冠軍,
,是奧地利的維也納。維也納和墨爾本今年在基礎設施、教育和醫療保健類別中均獲得最高分滿分。維也納之所以勝出,是因為今年西歐遭受激進分子攻擊的危險性降低,加上維也納的低犯罪率,令其首次奪冠。經濟學人智庫表示,排名最前列的城市多是富裕國家的中型城市,人口密度相對較低,因為大城市通常犯罪率高,基建耗損大。而最不宜居的城市,是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其次是孟加拉首都達卡,以及尼日的拉哥斯。,
現行大學法規定,
,大學每學期18周。國內大學認為僵化,
,無法彈性規畫課程,
,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組成的台大系統,
,將修改現行1學期18周,
,縮短為15周,
,最快109學年度實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報合報報導台灣三所大學認為因國外大學學期都在十二月二十日結束,
,擬將學期授課時數減少為十五周。與國際接軌立意固然很好,
,但針對台科大莊副校長所言「各國大學一學期周數多為十二至十五周,台灣一學期十八周是全世界最長,造成『歹戲拖棚』」則與事實恐有出入,因此若要實現需要完整配套,而不只是減少授課時數。以美國學制而言,學期制是實際上課十六周和學季制上課十至十二周,不是都十二至十五周,上課周數差很多,但是兩者的學分並不是相等的,通常學期制學生上課兩學期,暑期班不一定要上,學季制學生要上三個學季。畢業學分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學季制學校的學位要求通常都比較高的畢業學分數,基本的學習時數大致是相當的,並不是上課周數少就少學一點,然後以社會經驗這種虛幻的名詞來搪塞。以香港大學的學季制為例,網路上查到的四年畢業學分是二四○學分,目前我們的畢業學分是一二八,那是否需要配合調整? 另外,提到國外學期大多在十二月二十日左右結束,但卻不提國外是八月底第一學期開始,台灣則是九月底才開學,那開學時間是否也要跟國外一樣調整到八月底開學和第二學期一月初開學呢?可是這個時間國外是配合他們的耶誕假期,我們要如何配合我們的春節假期,是否也要有配套規畫?還有大學調整了開學及結束的時間,那中小學的學期開學及結束時間要不要跟著調整?自從教改以來,我們的教育系統不斷在模仿別人的表象,卻沒有深入探索別人的制度內涵和配套措施,因此造成核心價值的混亂,高教師生好像被做實驗的白老鼠,人才培育競爭力的提升困難。我們在看表面計算周數之外,應能夠更深入的了解他們高等教育的內涵。不論是美國的學術及德國的技術教育都很好,但是我們兩個都要學,不要變成人面獅身的四不像。,
中國瀋陽機器人大會31日昨天開幕,
,海內外逾150家機器人機構廠商參展。中新社報導,
,這次大會以「創新科技智慧未來」為主題,
,由學術交流會議、機器人展覽、機器人競賽三大主體活動構成,
,逾400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出席,
,其中多數為中國機器人研究、製造、應用的領軍人物。在「工業機器人」和「智能服務機器人」專題論壇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
,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等分別發表主題演講。與會專家圍繞機器人發展戰略布局與政策導向、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創新趨勢、市場風向與機器人投資熱點等觀點深入交流,
,涉及國際機器人發展創新趨勢以及機器人革命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這次大會期間,來自海內外的150餘家機器人研發機構、生產商、經銷代理商、機器人產業園區參展,展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虛擬現實(VR)等一大批最新技術成果。機器人競賽環節設立了智能汽車、工業機器人編程和應用以及服務機器人外觀設計三個比賽項目。主辦方表示,這次大會旨在匯聚機器人領域的高端智力和創新資源,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促進瀋陽機器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世界機器人產業基地。這次機器人大會由中共瀋陽市委、瀋陽市人民政府主辦,將持續至9月5日結束,期間還將舉辦智慧製造創新論壇、中俄裝備材料與裝備製造交流年會等一系列活動。,
馬英九總統昨天表示,
,兩岸互設辦事處是兩岸間基礎工程。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今天主張,
,推動兩岸互設辦事處,
,功能必須名實相符、定位明確,
,並受嚴格監督,
,不能附加任何政治前提、傷害國家主權。
蔡英文表示,
,兩岸互設辦事處,
,將來要進駐的是政府官員,
,須定位為準公權力機構,派駐中國的人員是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言行須受嚴格規範,政府須同步制訂「海基會監督條例」,就其在中國設辦事處明訂有效規範。
她並認為,中國駐台灣辦事處必須是服務在台灣的中國人民,不能以各種名義在台灣從事政治事務,甚至變質為北京在台灣的政經利益交換中心。
蔡英文指出,兩岸關係極為特殊,雙方互設辦事處是重大國家議題,不能再以「事務性問題」欺瞞人民;既然馬總統已公開宣稱互設辦事處就是政治議題的談判,就必須重視台灣人民對兩岸政治談判的高度敏感和關切,進而讓兩岸談判過程更透明化,也必須充分且完整地接受國會監督。
她要求馬政府必須公開宣示並保證,不會以任何私下承諾、附和中國所稱的「一個中國原則」。,
政大通過委員會提案,
,未來校歌將採「新舊並陳」,
,學生可自行選擇喜愛的版本,
,正式底定版本已於下午公布。圖為政大新舊校歌對照。 圖/翻攝自政大官網 分享 facebook 政大最近趕上潮流,
,校務會議改了校歌新詞,
,但仍保留原校歌,
,希望政大人「各從所愛」。以「兩歌並列」的手法平息爭議,
,真不愧「政治」的校名。政大前身為蔣中正在南京創立的中央黨務學校,
,後因國共內戰,
,先遷重慶再遷成都,再來台落腳。正因政大師生在板蕩中的疾風勁草精神,使它成為第一所在台復校的公立大學,並載入校史。如今,因有學生認為原校歌歌詞有黨國思想,不想傳唱,政大校方即順勢改詞,並將遷走蔣中正銅像。相對以往走過大風大雨依舊屹立,如今一遇壓力即便宜行事,似顯輕率。政大蔣公銅像。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黃威彬/攝影 分享 facebook 以英國國歌《天佑吾王》、日本國歌《君之代》來說,吾王萬歲、皇祚綿延等帝國皇權思維依舊;但知其為歷史,並沒有改掉。政大若真要改校歌,大可公開徵求新苗,像大英國協成員另覓新歌以彰顯新意,而不必就舊詞更改,更無需新舊並列。新歌詞讓人啼笑皆非。例如「命令貫徹」改為「理念貫徹」,到底貫徹什麼東西?再如「建設中華民國」改為「維護自由人權」,理由是後者為普世價值;但難道平等博愛就不是?在中華民國憲法依然施行、政大依舊頂著「國立」名號的今天,為何連「建設中華民國」都不行?說穿了,改詞只是迎合口味、風吹就倒的懦弱行徑。一方面大玩「先裂先嫌」的意識形態把戲,卻又希望「各從所愛」成為凝聚力量,這樣的妄想不只是政大的悲哀,也是當今政客的寫照!,